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正常人和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力/电特征及推拿治疗颈椎病对颈部肌肉力/电作用的机制。
方法:本临床实验采用等速肌力测仪和表面肌电图仪评估等长和等速运动状态颈椎病颈部肌肉力电特性,分等长运动组(37例颈椎病)、等速运动组(40例颈椎病)和正常对照组(38例)三组(本组均参与等长和等速运动测试),每组按性别、年龄相匹配分青、中和老年三个亚组。推拿治疗10次,分别在推拿治疗前、第一次推拿后即刻及第10次以后进行力电评估。等长运动力电评估指标包括最大随意收缩力、屈伸比、肌电比值、中位频率、疲劳运动持续时间和颈椎伤残指数量表;等速运动力电评估指标有相对峰力矩、屈伸比、最大力矩角度(APT)、肌电募集时差和颈椎伤残指数量表。
结果:正常人青中老年三组屈伸比分别为0.69±0.02、0.72±0.01、0.80±0.01,此值有增龄性增大的趋势;正常人APT值比较恒定,随年龄改变不明显,90度/秒角速度前屈和后伸APT多位于距离中立位偏后10-25度、25-40度;180度/秒角速度前屈和后伸最大力矩角度多位于距离中立位偏后15-20度、20-30度;等长运动中颈脊旁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肌电比值一般在1.0-1.3:1之间。
颈椎病患者等长运动中,屈伸比值增高,提示颈后伸肌力减弱。后伸峰力矩角度值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其值多位于中立位前后10度左右;等长运动中肌电比值差别较大。等速运动颈部双侧肌肉运动开始和结束时刻肌电募集时差延迟。
推拿可以提高最大用力收缩和相对峰力矩;推拿可降低屈伸比比值,改善最大力矩角度,尤其是后伸最大力矩角度从而恢复颈部前屈和后伸肌群的力学平衡。
推拿可改善肌电比值,减少患侧肌肉运动开始和结束时肌电募集时差,以平衡左右侧肌肉的同步协调运动;推拿可提高颈脊旁肌和斜方肌的中位频率值,改善其耐疲劳能力。
结论:正常人的屈伸比、最大力矩角度、肌电比值可以作为评估颈椎病颈部肌肉功能的有效参数;颈椎病患者在以上指标以及肌电募集时差等方面均表现异常;推拿可以降低屈伸比及肌电募集时差,改善最大力矩角度、肌电比值,提高中位频率从而整体恢复颈部肌肉的力电平衡。由此说明颈椎病颈部肌肉的力/电特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病和手法作用的共同中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