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 I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HSPN临床特点,明确各实验室指标与HSPN不同临床分型、尿蛋白的关系,并探讨影响HSPN患儿尿蛋白持续时间的因素,为临床诊治疾病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经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268例患儿,对其临床特点(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资料、病理分级、治疗方案等)和肾脏疾病检查(尿常规、尿四蛋白、尿12h Addis计数、24h尿蛋白定量检测、肾功能、肾脏彩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HSPN临床特点;按不同临床类型和尿蛋白程度分组,对各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并对部分经肾活检确诊伴有蛋白尿的HSPN患儿进行定期随访,统计尿蛋白持续时间。结果:1.268例HSPN中,男性166例,女性102例,男女比例为1.63:1,平均发病年龄(8.8士3.1)岁。中位病程14(12-15)天。皮疹反复的有189例(70.5%);消化道受累(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的有193例(72.0%);关节症状的有116例(43.3%)。发病后1周内发现尿检异常的有106例(39.6%);发病后1周-1月间发现尿检异常的有154例(57.46%)。临床分型为孤立性血尿型的有32例(11.94%);孤立性蛋白尿型的有92例(22.39%);血尿和蛋白尿型的有153例(57.09%);肾病综合征型的有23例(8.58%)。2.4种临床分型相比,孤立性蛋白尿型病程最短,而血尿和蛋白尿型发病年龄最大。3.有蛋白尿的临床分型微量白蛋白(Alb)升高更明显。4.利用24h尿蛋白定量来评估尿常规中蛋白定性的灵敏度为97.83%,漏诊率为94.32%。尿蛋白与血尿、白细胞尿、肾脏形态、皮质回声、血肌酐呈正相关,与尿素氮无相关性。不同程度尿蛋白中,各尿微量蛋白检出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Alb和IgG检出率均高于D2-MG和THP。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24h尿蛋白定量有独立影响的因素是尿RBC、IgG、Alb、尿WBC和性别。6.25例经肾活检确诊伴有蛋白尿的HSPN患儿尿蛋白持续时间在1.4月~11.3月不等,中位时间为5(3.6~5.7)月。其中5例(占20%)3个月内转阴,14例(占56%)于3-6个月转阴,而6例(占24%)转阴时长大于6个月。结论:1.本资料HSPN男性患儿多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8.8岁,肾脏损害多在病程1个月内发生,血尿和蛋白尿是最常见的临床分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单一检测手段均不能有效反映HSPN各临床分型,而多种指标联合检测才能准确评估肾脏损伤及严重程度。3.尿常规中蛋白定性是HSPN尿蛋白良好的筛查指标。4.HSPN尿蛋白水平与血尿、白细胞尿、血肌酐、肾脏形态、皮质回声具有相关性。5.尿蛋白伴尿白细胞增多可适于判断HSPN患儿肾脏损伤程度及活动性。6.HSPN患儿随尿蛋白水平升高时,尿微量蛋白中以Alb和IgG升高更明显。7.HSPN患儿尿RBC、IgG、Alb、尿WBC、性别是影响24h尿蛋白定量的独立因素。8.HSPN患儿尿蛋白持续时间与病初临床类型、病理分级和治疗情况无明显相关性,但仍需大样本量及前瞻性研究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