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福利效应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dongw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两山”理论的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战略的提出,如何实现农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成为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主攻方向。农业生态资本运营通过农业生态资本积累、转化与调控手段,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态因素进行科学管理,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是当前乡村生态振兴战略实施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推动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发展,进一步协同农业生态资本与农民福祉间的良性互动,是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研究亟待拓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农户福利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生态资本福利效应为研究主题,是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自然资源资本化市场建设的政策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5AZD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益贫效应及其与精准扶贫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6733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中生态资本的投资绩效评价与投资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71804196)所做的延伸和拓展。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和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农业生态资本运营产生经济福利效应、生态福利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的作用机理,科学地测度了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经济、生态、社会福利效应水平,并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经济、生态、社会福利效应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以期为充分发挥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功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回顾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介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全文技术路线;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福利和效应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两山”理论、可持续发展资本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与乡村建设理论等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现状,对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发展历程、综合水平与空间差异进行描述。第四部分系统分析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福利效应的作用机理,揭示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农户经济、生态、社会福利的影响机制。第五部分构建了农业生态资本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测度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经济、生态、社会福利效应水平。第六、七、和八部分为本文实证部分。按照指标选取、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的逻辑对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经济、生态、社会效应空间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第九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基于以上系统研究,论文基本结论如下:一是我国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其空间特征的演化呈现“集聚-无序-离散”的发展态势。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综合指数由1998年的0.10上升到2017年的0.38,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1998-2017年中国省域农业生态资本运营Moran’s I指数由正转负,由空间集聚走向空间离散。二是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经济福利效应由要素流动效应、投资增加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3部分构成,其中要素流动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实证检验。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要素流动、投资增加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0521、-0.105、0.00689,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0284、0.0993、0.0356,结合系数符号与显著性检验,理论预期的生态资源要素价格优势引致的投资增加效应并不显著,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要素流动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整体上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水平的提升能够增进本地与邻地农户的经济福利水平。三是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生态福利效应由存量增加效应、环境改善效应与效用提升效应3部分构成,其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存量增加、环境改善与提升增进效应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0620、0.0119、0.445,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288、0.145、-0.192,结合系数符号与显著性检验,理论预期的存量增加效应在直接效应检验中与预期假设不符,整体而言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水平的提升能够增进本地与邻地农户的生态福利水平。四是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社会福利效应由禀赋调节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与风险防范效应构成,其中禀赋调节效应存疑,收入分配效应与风险防范效应的通过实证检验。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禀赋调节、收入分配与风险防范效应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0408、0.0568、0.294,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288、0.145、-0.192,结合系数符号与显著性检验,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收入分配与风险防范效应,但无法产生禀赋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城镇化能有效提升农户禀赋水平,整体而言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水平的提升能够增进本地与邻地农户的社会福利水平。基于研究结论的总结,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优化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空间布局,发挥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空间溢出效应。(2)创新农业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形式,提升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经济福利效应。(3)完善农业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提升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生态福利效应。(4)探索农业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路径,提升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社会福利效应。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具有以下可能的创新点:第一,研究内容上的创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前期研究都是重点关注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理论探索、机制构建等方面。鲜有文献系统探讨了农业生态资本运营与农民福祉的关系。在探讨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效益的过程中,没有聚焦福利主体,而采用综合效益视角。对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效益的量化分析中,也都是采用单一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模式进行测度,没能从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整体出发进行探讨,很难准确评估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农民福祉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本文从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内涵出发,从农业生态资本积累、转化与调控等三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系统探究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效应,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创新性。第二,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提升我国农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目标。但现有文献在研究农户福利问题时,大都只考虑了收入维度的经济福利与社会保障类的社会福利,而忽视了生态福利维度。基于此,本文从福利内涵出发,在对农户经济福利、社会福利总结与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将生态福利也整合入农户福利框架。并基于此,对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农户经济、生态、社会福利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新意。第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从宏观层面来看,现有文献缺乏对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空间特征描述,以及其对农户福利的作用分析。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空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经济福利、生态福利与社会福利效应,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创新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目的探讨抗凝管出厂时间、抽血顺序、标本放置方法和时间、不同厂家的试剂以不同温度储存等几个因素对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体检人员的抗凝血液标本使用sysmex CA53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APTT的结果1.按不同顺序分别用新出厂、出厂半年和一年的抗凝管采集的标本。2.在室温和4℃条件下放置不同时间段的两组标本。3.用三个厂家试剂经25℃孵箱存放、4℃冰箱冷藏和-7℃冷冻2
会议
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既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的关注度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存在着片面的认识甚至误解。其中一个最典型的认识就是把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和其阶级斗争理论相等同。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内外学者形成的一个“共识”就是,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已经过时,无法给予当代的社会现实以合理的解释。本论文以唯物史观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形成的增长速度过快,本应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趋于下降,技术竞争力也表现出下滑的趋势,另外我国企业创新大多集中在过程创新而忽略了较为高端的产品创新,这些现象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寻找到提升企业创新意愿的动力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研究影响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不过很容易被忽视的是竞争在创新中起到的基础性激励作用。因此本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中药熏洗方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9月作者所在医院住院的TKA术后康复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干预时间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2周后,试验组膝关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升入,以及农村金融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户收入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农村金融排斥与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依旧突出。在此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出现正是弥补了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不足,其公平、公正的理念将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三农”是我们党全面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农村家庭收入水平一直是考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
阮秉谦(1491—1585)是越南南北朝时期著名作家,他的才华和人品对越南整个16世纪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的作品对越南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推动着越南古代中叶文学进程的发展。越南古代文学历史上,汉字作品被称为“越南汉文学”,论数量和质量在越南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像于在照在博士论文里写到的:“越南汉诗源远流长,浩浩荡荡,历经漫长历史时期的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1)
教师书面反馈的研究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期间研究者们综合运用教学实验、问卷调查、质性研究、理论探讨和争鸣等各种方式对教师书面纠错反馈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目前仍没有令人信服的定论,反对书面纠错的声音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有研究者(例如:Sheen,2011)认为是不少实验研究的设计存在问题,缺少对应的控制组。但后续的实证研究,虽然几乎都注重了实验设计这一层面,但结果依然并不一致,有时甚至相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