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测定幼儿园生均成本是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核算幼儿园生均成本,以此为衡量标准来调整幼儿园现行收费,更好地提升公众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是当局加强学前教育普惠性的有效举措。加之,核准幼儿园生均成本是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摊机制的前提。此外,生均成本的测定还可以更好地协调各类幼儿园均衡发展,是普及学前教育背景下的重要内容。如何为民众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需要在厘定幼儿园生均成本项目指标的基础上,核定幼儿园生均成本。研究概述了甘肃省学前教育公共财政经费投入基本状况,规定了幼儿园生均成本的项目构成与测算方式。以教育质量为价值取向,科学核算不同学前教育质量标准下的幼儿园生均成本标准,构建幼儿园生均成本线性算法模型与动态相互作用模型,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完善学前教育生均成本研究提供实证支持。研究发现,在连续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加大了财政投入,提高了经费保障水平;完善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处境不利家庭孩子入园;建立了长效机制,保障学前教育机构运转;加大了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质量为核心,通过测算各质量下的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与不同性质幼儿园生均成本发现,学前教育质量与成本密切相关;提高学前教育环境质量所需花费的生均质量成本随质量等级的提高而提高。基于单因子变异数分析与阶层回归构建了幼儿园生均成本线性算法模型,用数学模型证明了园所等级对生均成本的影响最大,园所地域第二,园所规模次之,园所性质的影响最小,各变量对幼儿园办园成本的影响均为正。随后阐述了幼儿园生均成本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及应用模型对实然的生均成本与质量之间的模式进行了微观分析。根据幼儿园生均成本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改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节生均成本与质量之间进行非线性变化,更可能接近应然的“低成本—高质量”模式或较优的“高成本—高质量”模式,找到实然与应然的幼儿园生均成本与质量之间的平衡点。并提出关注对弱势地区和群体的财政资助,为小规模幼儿园划定拨款基础数;划定政府、社会与家庭分担比例;调整幼儿园现行收费标准;建立一体化投入机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