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完整的卒中医疗包括7 个过程:大众教育、一级预防、院前处理、急性期治疗、康复、回归社会和二级预防。院前处理包括早期识别和早期使用神经保护剂治疗。早期识别手段是利用院前评价量表诊断是否为脑血管病。院前卒中初诊的准确性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引进美国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检表LosAngeles Prehospital Stroke Screen (LAPSS),针对LAPSS 对后循环卒中灵敏度较低的局限性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共济失调”、“视物不清”两个条目,并首次在中国卒中人群中进行信度、效度的初步研究。旨在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可靠、有效的脑卒中院前筛检表,提高我国脑卒中院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我们对CBM 和CCMC 进行检索,国内未发现急性脑卒中院前筛检表。我们应用“Acute Stroke”和“Prehospital Diagnosis ”为关键词对Medline 进行检索,共有7 种方法。分别为辛辛那提院前卒中筛选量表(CPSS)、FAST(FACEARMSPEECH TEST)、洛杉矶院前卒中筛选量表(LAPSS)、问题调查表(意大利)、s-NIHSS、旧金山卒中培训项目、远程卒中系统。经过比较研究发现LAPSS 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我们对LAPSS进行了翻译,结合解放军301 医院沈洪教授的中译本、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的中译本,对LAPSS 进行了校译并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