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后处理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1.假手术组:开胸心脏左冠脉前降支只穿针线但不结扎。2.缺血再灌注组:开胸结扎左冠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30min后,松开结扎线恢复左冠脉血流,再灌注120min。3.曲美他嗪组:于再灌注前48h、24h、60min给予曲美他嗪10mg/kg灌胃,使再灌注时血药浓度达稳态峰值。4缺血后处理组:缺血30min后解开结扎线再灌注30s、再结扎30s,循环三次后持续再灌注120min。除曲美他嗪组外,其余各组与曲美他嗪组相同的给药时间点均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自腹主动脉取血,静置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使用试剂盒测血清样品中IL-6及TNF-α的浓度。取血后,剖取各组大鼠心脏,取梗死区与正常区交界处心肌组织,透视电镜观察凋亡心肌细胞超微结构。随机选取其中5只大鼠心脏,自结扎线以下切成4mm厚心肌片,采用TUNEL法光镜下检测凋亡心肌细胞,软件分析灰度值;余5只大鼠心脏自结扎线以下取左心室心肌横切面心肌组织,应用RT-qPCR法检测Bcl-2/Bax mRNA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曲美他嗪组与缺血后处理组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5);两种后处理可改善凋亡细胞结构损伤尤其是线粒体损伤,电镜下均可观察到凋亡心肌细胞中细胞核轻度异形,肌丝束损伤明显减轻,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减轻;两种后处理组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5);两种后处理组心肌Bcl-2mRNA表达增加、Bax mRNA表达减少(P<0.05,P<0.05);曲美他嗪组与缺血后处理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后处理在抗MIRI的同时具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稳定线粒体结构、降低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生成以及干扰Bcl-2/BaxmRNA的表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