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并购作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迅速扩张的有效途径,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历史上曾经经历了5次企业并购的浪潮,并且第六次并购浪潮已在悄然无息之中席卷而来。而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股权分置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全流通格局状态的实现,使得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并购重组的成本和障碍大幅降低,实施公司并购、重组的数量极大地增加,而上市公司的并购价值也将真正体现在二级市场的价格领域。可以预见,全流通后资本市场并购的范围、深度、并购主体的行为动机、并购方式、支付方式、融资方式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首先对全流通格局下的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偏好特征进行了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并没有导致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本解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文章对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呈现出先自有资金、其次银行贷款、然后发行股票、再次银行贷款与自有资金相结合、最后是其他类融资方式的偏好特征。在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偏好的特征下,重点进行了不同融资偏好下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后主并公司的绩效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从长期来看,其绩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反而出现了下降。具体而言,采用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主并上市公司,不论在相对短的时间还是相对长的时间内,并购后的绩效均有所改善,并出现上升的趋势;采用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主并上市公司,其绩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采用自有资金进行融资的主并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发生的确给样本公司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绩效改善,但随着并购后时间的增长,其绩效出现了下降;采用银行贷款、自有资金进行融资的主并上市公司,短时间内绩效有所改善,但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绩效却表现为下降的趋势;采用其他类方式进行融资的主并上市公司,在短时间内出现下降趋势,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绩效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又下降的态势。由于不同的并购融资偏好产生不同的绩效,而且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偏好的形成,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因此,针对并购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13.0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偏好与盈利能力、税收效应、股权结构等呈现负相关关系;与资产结构等呈现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