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所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调整和节奏把握上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总的来说,CPI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实施力度,如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时也间接影响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的变化。因此研究CPI这一滞后性数据的变动情况及影响源头至关重要。运用计量研究方法对CPI的研究分为如下几类,一是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西姆斯(Sims)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检验变量间的因果方向;二是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来考察通货膨胀问题中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三是从不同角度研究相关经济变量对CPI的影响。在现实背景为合作化,区域经济合作盛行时,我国及各省份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均呈现出高度的协动性。因此,区分这些宏观变量波动的源头,对政策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主要研究我国省份CPI分区域的波动特征,并考察区域间和省份间的CPI互动关系。本文选取我国1999年1月到2015年6月31个省份(自治区或直辖市)的CPI即消费水平指标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根据波动特征将31个省份划分为五个区域,然后分组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序贯主成分方法估算的状态空间分层动态因子模型,对省份CPI的三层动态因子进行估算。实证分析一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分层动态因子模型的估计,提取出我国31个省份(自治区或直辖市)CPI的三层动态因子:全国CPI动态因子,区域CPI动态因子和省份CPI动态因子,观察每层因子的波动特征,并进行方差分解分析;第二部分是根据提取出的区域因子和省份CPI因子序列,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我国区域和省份间消费水平波动的互动关系和波动路径。最后得出结论:从整体波动趋势来看,全国动态因子的波动趋势基本反映我国各省份CPI的波动情况,且方差分解的贡献率为最大,可作为消费水平波动的最主要源头。区域因子对CPI影响程度较小,但仍有一定的区域性。省份动态因子波动特征各有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动态因子波动情况较明显,且高于相应的全国动态因子,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省份动态因子波动幅度很小,基本在0上下波动;我国区域间和省份间的CPI因子波动存在明显的波纹效应。每个区域内的各个省份的CPI波动均存在先行于其他省份的,比较同步的和相对滞后的。从波纹蔓延趋势来看,源头大多为边远省份、区域内最中心省份或者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原材料发源省份,向着其他省份蔓延。并且每个地区内省份间消费水平波动的蔓延方式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