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主的主体性——从约翰·密尔的《代议制政府》谈起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议制政府》是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密尔的一部政治学的经典著作。自从这部著作问世以来,密尔所推崇的民主制度及其代议制政府形式无疑对现代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一些东方国家的崛起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然而,民主制度的实质归根到底是人的主体性的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人的主体性表现形态及实现形式也随之多样化;特别是随着现代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国际民主的发展,代议制政府在当代也面临着现实困境及与时俱进的问题。因此,探讨代议制政府与实现民主主体性的复杂关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另一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对现代中国而言也具有特殊意义。尤其是在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中,政治民主化在全球扩张,中国也面临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时代课题。因此,重新解读密尔的《代议制政府》,对其核心思想与指导原则作历史与现实的追问,甄别其价值,发现其不足,进而寻求摆脱现实困境之路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通过阅读经典原著,查找期刊,网络检索等方式,综合与代议制政府及主体性相关的重要文献,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新的视角对密尔的代议制民主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全面、辨证地理解代议制政府内容实质和理论精髓,揭示西方民主制度在运行过程中逻辑与历史的张力,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审视民主主体在这一民主政治模式中的地位及其在运作领域所面临的实际困境,试图为中国特色的民主建设探寻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 本文的构想是,以经典文本(《论代议制政府》)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把它与现代问题联系起来,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由此形成四个同心圈:首先,以对民主的核心概念——主体性的内涵与外延为最内圈;其次,考察密尔对民主主体性的实现形式——代议制的设计为第二圈;再次,在历史的时空中对密尔的民主思想及其制度安排的地位与作用作出恰当的分析与评价为第三圈;最后,把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应用到对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的探索之中。
其他文献
学位
现代科学技术引起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得休闲日益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休闲进行哲学分析,指出,休
汉语关系从句怎样表时体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此,首先需要区分宾语关系化和主语关系化。1.在宾语关系化结构中,主句的时体义决定了从句的时体义。同时,从句对主句也有一定
文章以中央政府科技奖励奖类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旨是探讨如何改进和完善中央政府层次的科技奖励奖类结构设置的问题。 文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科技奖励制度
听证制度——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其内涵在于“听取对方意见”,源于西方法制健全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关于听证程序的规定,标志着
“资本家”把对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和理论批判联系了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但我国学界对此研究不够。经过研究马克思主要经济学著作,文章总结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