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目前长春市某三甲医院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知信行的情况况,通过调查,有针对性的提出阿片类药物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癌痛控制效果,减轻癌痛患者的痛苦,提高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长春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74名在家自行服用过阿片类药物并未接受过癌痛治疗的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然后分别于给予癌痛治疗的1周和1个月时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癌痛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相关知识问卷、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相关态度问卷、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行为问卷、癌痛患者疼痛情况调查表五部分。将问卷进行收集整理后,数据使用Epidata3.02双人双盲录入,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知信行的情况调查问卷的总体满分为156分,患者初次在家自行使用阿片类药物的调查结果中显示,74名患者知信行总得分的平均分为(74.96±13.79)分。其中知识部分满分100分,平均分是(47.62±9.13);态度部分满分50分,平均分是(25.15±5.30);行为部分满分6分,平均分是(1.99±1.98),初次使用的癌痛患者疼痛知识水平较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态度不认可,服药行为差。2.癌痛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知识了解情况在初次使用、服药1周和服药1月后,得分平均值分别为47.62、67.26和85.70分,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8.569,p<0.001)。癌痛患者对阿片类药物使用相关态度在初次使用、服药1周和服药1月后,得分平均值分别为25.25、32.73和42.32分,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6.571,p<0.001)。癌痛患者对阿片类药物使用相关行为在初次使用、服药1周和服药1月后,得分平均值分别为1.99、4.38和5.61分,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4.502,p<0.001)。3.阿片类药物使用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癌痛患者对阿片类药物使用的知识与信念之间、知识与行为之间、信念与行为之间有一定关系。初次使用时关系较为密切(r=0.482,p<0.001;r=0.591,p<0.001;r=0.445,p<0.001;),但随着服药时间的推移,服药一周和服药1月时三者之间关系没有明显的加强(r=0.247,p=0.034;r=0.453,p<0.001);(r=0.591,p<0.001);(r=0.232,p=0.047;r=0.345,p=0.003)4.癌痛患者在初次使用后中重度疼痛为55名(占74.3%),服药1周后,中重度疼痛患者为37名(占50%),服药1个月后,中重度疼痛患者为7名(占9.5%)。癌痛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对阿片类药物知识的逐步增长,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态度得到纠正,服药行为逐步提升,从而提高了疼痛控制效果。结论:1.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的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服药行为较差,表明癌痛患者由于对阿片类药物相关知识的不够了解,对阿片类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过于担心,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疼痛控制效果不佳。2.在治疗过程中,随着对癌痛患者的不断教育,癌痛患者的阿片类药物使用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逐渐提高。因此,在癌痛患者接受疼痛治疗时需要向患者进行阿片类药物使用的知识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癌痛治疗。3.阿片类药物使用的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有一定关系,通过调查了解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知识的认识不足和认知误区,对癌痛患者有针对性的提供知识教育,可增加患者对阿片类药物使用的信念,提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