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室内覆盖系统自动设计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中室内环境中诸如语音和视频通信,数字终端的数据传输等无线应用和服务的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如何对室内无线覆盖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建设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与传统的有线通信方式相比,室内无线覆盖系统降低了系统安装和维护的费用,同时能够提供给用户更为方便和快捷的服务方式。设计和建设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为如何确定室内环境下天线的布设方式以提高系统的性价比。即,在给定一个区域中的系统覆盖性能指标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满足该指标所需要的最少的天线数目。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建设成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天线的数目,减少天线数目有助于减少系统的建设成本。一个优化的天线布局能够在用较少的天线满足覆盖性能指标的情况下,减小该系统的外泄信号强度,这对于降低城市中的无线信号干扰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综合考虑了室内覆盖系统自动设计中的各种因素,提出一个自动设计室内覆盖系统中的天线布局的方案。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室内覆盖系统的基本构成;室内无线传播模型的选择和校正;天线位置的优化算法;室内覆盖中天线布局设计的系统解决方案。论文首先介绍了传统室内覆盖系统的结构特点,然后给出了常用的室内无线传播模型以及一个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校正方法。并给出了在三个场景中的校正结果。再对各种优化算法的特点和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并选择了一个适合的算法来应用到我们的室内覆盖系统自动设计的方案中。最后给出了一种通过迭代的方式来计算室内覆盖系统中所需要的最少的天线数量以及最优的天线位置的算法。本文的算法结合了一种自适应天线数量调整的方法和一个两步位置优化的算法,这使得它能够快速收敛到最少的天线数量。另外,本文的方法在大型场景上也非常实用。最后给出了本文的设计方法与穷举法,专业人员给出的手工设计以及遗传算法的天线布局设计结果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找到一个较优的设计结果。
其他文献
作为微波遥感领域的典型代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以其独特的对地观测优势,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测绘以及国民经济各领域中。随着SAR技术的日益发展,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和普及率的显著增长,手机用户逐渐对其功能方面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由于公共建筑规模的逐渐庞大,以及其中位置指示标识的局限性等原因,即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需要计算机控制,因此对计算机各模块间进行信息传输的通道——微机总线,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PCI局部总线的出现,解决了数据传
混沌系统被誉为一种天然的密码系统,因其具有对初值的极端敏感性、遍历性、确定性等特性,将混沌与现有加密算法有机结合的混沌加密技术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加密新算法。而混沌在
火灾的频繁发生要求更有效的火灾报警系统的出现。楼层显示器是火灾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高效的楼层显示器可以实时接收火警网络中的信息,通过直观的显示告知人们火灾
同时同频全双工(In-Band Full-Duplex,IBFD)传输技术,作为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核心技术之一,不同于传统的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与时
液晶显示器(LCD)由于其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等许多其他显示器无法比拟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等领域。液晶显示器越来越多地成为各种仪器仪表和测控系统中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建有局域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网、程控调度系统等,并且它们是彼此独立运行的网络,在这些网络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设备费、线路费和维护费,而
面对日益严峻的传统雷达的自身安全问题,基于卫星平台的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的研究领域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广播卫星充当发射机,地面站为通信和雷达探测接收机,卫星作
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是伴随无线电通信发展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超过50%的语音业务和超过70%的数据业务均在室内进行,所以以小基站为研究对象组成的异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