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问题已演变成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各国都在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对策。在当代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下,国内外学者们尤其是一些生态学学者尝试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问题结合起来,希望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思想中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理论支点。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它是一种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其在自然观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具体考察和分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人与自然和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这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政治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那么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的理论精华来指导实践活动。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开始论文的写作。论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介绍笔者所了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第二章中,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概念、内容,及其体现的伦理观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中国化理论成果,即科学发展观进行分析。最后还就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所体现的生态伦理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第三章中,重点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论述,并对原因进行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面临的问题,可以总结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以及资源短缺三个方面。笔者尝试从历史,经济,制度,思想四个层面进行原因分析。在第四章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体现的生态伦理观的运用,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思考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途径。笔者认为一方面要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思想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体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提倡生态消费,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并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这三个具体的生态制度。另一方面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