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首要问题,由于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错误的把粮食安全等同于食物安全,食物安全应该是更为广泛的居民所需要的所有食物的安全和供给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耕地资源也日益短缺。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食物所必须的元素,面对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的问题,食物消费和食物生产用地需求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关注。本文按照中国的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把大陆地区分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共七大地区来进行研究。将居民主要的食物来源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两大类,并分别计算植物性土地需求量和动物性食物土地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依据以上的结果计算总的土地需求的变化趋势,最终利用LMDI分解方法,分析食物消费结构、人口数量、科技进步对土地资源总需求的影响,作定量分析。本文通过对1980年-2010年我国不同地区的食物消费结构和土地资源需求量的研究,发现植物性食物(谷物类)的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动物性食物肉禽类、蛋奶类和水产品的消费都呈上升趋势。1980年-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食物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植物性食物的消费量特别是粮食的消费量普遍呈下降趋势,而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的不断上升,导致饲料用粮不断上升,但是食物结构性短缺现象明显,需要发展畜产品等动物性食物的生产。人均的植物性食物生产土地需求量在这30年期间呈下降趋势,人均动物性食物生产土地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动物性产品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饲料用粮增加。七大地区食物生产土地总需求量在人口数量、食物消费结构和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呈上升趋势,但是仍有波动。通过分析食物消费结构、人口数量、科技进步对不同地区的土地总需求量的影响,发现科技进步使得土地总需求减少,食物的消费结构和人口因素导致土地需求增加,在1980年-2010年、1980年-1995年、1995年-2010年这三个时间段中,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都大于人口数量的影响,并且人口因素的影响比重越来越小,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大。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的居民主要食物消费量与2015年全国的食物消费量相比较,发现谷物类、蔬菜类、蛋类消费量基本符合平衡膳食的标准,肉禽类的消费量高于平衡膳食的标准,能量类、奶类、水产品的消费量低于平衡膳食的标准。根据膳食宝塔建议的食物消费量上限和2015年的人口和科技水平来计算的话,目前全国20.25亿亩的耕地面积来说是完全能够满足需要的。但是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增加的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那么缓解因此带来的土地资源的压力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变种植结构;(2)倡导居民均衡膳食,健康饮食;(3)节约食物,文明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