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搅拌摩擦焊技术(FSW)是由英国焊接研究所(TWI)于1991年发明的新型连接技术。由于搅拌摩擦焊是固相连接,在焊接过程中,金属没有熔化,这样可以避免形成熔化焊过程中形成的许多缺陷,与传统的熔化焊相比拥有很多优点,因此搅拌摩擦焊被广泛应用到航空领域。目前国内外关于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研究报道比较多,但主要集中于工艺以及机械性能的研究,对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鲜有报道。因此研究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室温0.2mol/L NaHSO3+0.6mol/L NaCl溶液中,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静态失重(质量法)、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镜(SEM)表面形貌观察等手段,对5083铝合金和608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同种和异种)焊缝与MIG(同种和异种)焊缝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阐明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主轴转速300 r/min,焊接速度160 mm/min,搅拌头倾角3°时的5083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与MIG焊缝和母材相比,腐蚀电位Ecorr正向移动,平均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Icorr变小,极化电阻Rp增大。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室温静态挂片试验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搅拌摩擦焊焊缝表面上只出现少量较浅的点蚀坑,而MIG焊缝和母材表面的点蚀现象较为严重。主轴转速1200 r/min,焊接速度200 mm/min,搅拌头倾角3°时的608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与MIG焊缝和母材相比,腐蚀电位Ecorr正向移动,平均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Icorr变小,极化电阻Rp增大。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室温静态挂片试验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搅拌摩擦焊焊缝表面上只出现少量较浅的点蚀坑,而MIG焊缝和母材表面的点蚀现象较为严重。主轴转速800 r/min,焊接速度160 mm/min,搅拌头倾角3°时的铝合金5083-6082搅拌摩擦焊缝与MIG焊缝和两种母材相比,腐蚀电位Ecorr正向移动,平均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Icorr变小,极化电阻Rp增大。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室温静态挂片试验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搅拌摩擦焊焊缝表面上只出现少量较浅的点蚀坑,而MIG焊缝和两种母材表面的点蚀现象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