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利用作业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注作业问题,尤其是关注如何取得较好的作业效果且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是,目前国内,教育研究者非常关注作业之外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的研究,而对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的作业是否有效的研究甚少。由于数学学科知识本身的高度抽象,因此,数学教学一般都特别重视学生的作业训练,作业训练在数学教学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耗费了师生很多的精力,但实际效果又不理想。可以说,作业有效性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和典型。鉴于本人具有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因此,本论文拟以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围绕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这个主题,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综述了作业研究背景,梳理了国内外作业问题的相关研究,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价值、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有效数学作业相关理论分析"。首先,讨论了心理学、教育学和数学视域中的作业观。其次,在梳理了作业含义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作业含义的基础上,界定了有效作业的含义。有效作业是指有价值、有效果和有效率的作业,其中有价值是作业有效果和有效率的前提条件。再次,具体阐述了作业有效果的表现。数学作业有效果表现在:促进数学知识学习、训练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和培养良好习惯和态度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有效作业的基本构成框架,并讨论了有效作业实施的理念和要求。第三章"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本章采取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对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作业内容重复、缺少层次性,数量多,作业题型单一;在作业完成方面,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完成作业习惯,不会思考问题、不熟悉做作业的方法、机械模仿居多、甚至有抄袭现象等;在作业批改和作业评价方面,倾向将作业当做管理学生的手段而不是提高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在作业反馈方面,反馈信息没有落实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作业有效性。调查同时发现,影响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方面;外部因素包括来自社会、家长和相关的教育政策。第四章"数学作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基于笔者的调查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了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首先,如何有效地设计与布置数学作业;其次,如何地指导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最后,如何有效地批改、评价和反馈数学作业。文章最后,对高中数学有效性作业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