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文学视角分析刘劭的《人物志》,探究《人物志》的文学意义及价值。  
 文章第一部分首先分析刘劭自身经历和性格特征对《人物志》的产生及该书文学特征的影响;再分析《人物志》产生的背景,《人物志》作为一部认识、鉴别人才的著作,其产生有着一定的学术渊源和历史时代因素,它是顺应时代需求,在继承前贤品鉴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阐述;在这一部分的最后是对《人物志》思想内容的分析,《人物志》“分别流品,研析疑似”自成体系,具有内容充实、逻辑严密的特点。  
 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物志》艺术特色的分析。这章主要从《人物志》的修辞、语言句式和篇章结构三方面的特点进行探析。刘劭的《人物志》在行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方式,如排比、对偶、顶真和用典,使得文章句法整齐、音韵和谐、自然流畅,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人物志》在语言上具有简洁质朴的风格,句式上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从篇章结构上看,《人物志》在单篇文章上具有思维缜密、构思严谨的特点,就全文来说,结构完整,浑然天成。  
 第三部分研究《人物志》的文学理论价值。这部分将《人物志》与《典论?论文》、《文心雕龙》进行比较分析。在将刘劭的《人物志》与曹丕的《典论?论文》进行对比时,首先,从刘劭对“誉同体,毁对反”的否定和曹丕对“文人相轻”的否定来考察两者在品鉴时的相似之处;再分析其各自所论之“气”的异同;最后对两者的“偏材”观进行比较分析。在将刘劭《人物志》与刘勰《文心雕龙》进行对比分析时,首先将《人物志》的“才性”观和《文心雕龙》的“体性”观进行比较,再对两者品鉴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以上比较研究,可以从《人物志》对六朝文学理论中诸多方面的影响,窥见《人物志》对六朝文学理论的影响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