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油性污泥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ben34940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一种能破坏有机物基本碳链结构的新型氧化技术。当气体氧化剂溶于超临界水中形成了双氧水臭氧体系,为有机物氧化分解创造了良好的反应环境。废弃污泥中的有机物通过氧化分解反应降解成简单的、无害的水、CO和CO2等小分子化合物。实验采用真实油性污泥和模拟采炼过程中的油性污泥为研究对象与过氧化氢在自主设计的反应装置发生超临界氧化反应。实验研究了处理油性污泥时超临界反应的最佳反应参数。除此之外实验还对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油性污泥的机理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超临界反应处在420℃、24 MPa、p H值为10、COD为1000 mg/L的反应初始条件下时,其对油性污泥COD去除率高达95%。实验过程中还发现当超临界反应体系中存在HCHO或Na HCO3时,对提高反应的有机物去除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在反应中添加少量的HCHO后,在上述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其污泥COD去除率更可以高达98%以上,反应残液的COD小于15 mg/L。在探索反应的机理时发现,反应过程中会产生醋酸和CO,并在反应残液中为检测到二者存在,此二者应为反应中间产物。综上,当反应初始条件在温度420℃-440℃;反应压力24 MPa-30 MPa;反应停留时间10 min-15 min;氧化剂过氧比,过氧化氢量与化学需求量之比为4-7;含油污泥量,污泥中所含有机物COD为2000 mg/L-6000 mg/L;p H值为10的条件下,超临界水氧化对含油污泥的COD出去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其他文献
为了区分不同构的饱和正交设计,Fang和Zhang提出最小混杂优势准则区分不同构的对称饱和正交设计,然而该方法不能区分非对称的情况.为此,该文考虑最小矩混杂优势准则及其性质
旅游商品是表现当地旅游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海南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黎族文化作为海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征运用到旅游服饰品开发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使得会展业在各行各业的文化交流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何设计出更简便、更环保的展具成为了设计师们关注的焦点。模块化展具的出现及时地为解决这
萨满教的神画艺术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它的表现手段、方式多种多样,极具审美价值,它还是人们了解萨满宗教文化的客观载体。结合萨满神画造型的主要来源和依据,从萨
目的通过对义眼座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寻找护理对策,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对172例义眼座植入术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的计量、引起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患
将蒙绣和废旧物品两者有机结合的同时进行创新,探讨再设计的可行性,针对当下蒙绣非遗文化传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面对市场需求结合废旧物品再设计传承蒙绣的方式,为废旧物
服装网络定制是当今服装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通过对服装网络定制营销内涵的解读,阐述湖南民族服装产业网络定制营销的现状,针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