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密尔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hi9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学说,源远流长,无论是在西方还足在中国,从古至今都颇具影响。墨子作为中国功利主义的代表,其思想内容丰富又独具特色,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西方功利主义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创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缜密的功利主义思想体系。   本文选取墨子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作比较,主要是通过对各自的功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各自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的方法,以及各自在功利思想下的道德观、宗教观和理想社会等方面的比较,来进一步展现墨子功利主义思想中“兼爱”、“互利”等重要思想创立的过程和密尔“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理论形成的过程;此外,把墨子和密尔两者相比较,是为了体现西方功利主义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即批判精神。在批判中前进,使得西方的功利主义发展的比较快,比较完整、深入。通过这种详细的、全面的比较,有助于中国学者加强批判性研究;同时,回顾墨子的功利思想,主要是想重温其思想中和谐观的魅力,为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寻找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对两种功利主义的研究,希望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生态问题是当前人类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的环境伦理学者提出“自然价值”的概念,以此来为保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试图重新唤回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尊重,让“只有
针对现有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协调性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考虑供能可靠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方法.首先,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的典型运营模式,建立了系统
孟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第一次提出“仁政”,并发展成一个相当系统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孟子以性善论为起点,首次把道德与政治、个人修养
本文对和谐社会之美学构建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谐作为最古老的哲学范畴和美学范畴之一,起源于人对于对象世界的组织关系和结构功能的认识以及对一种最佳的存在状态的理想和愿望
利用JSM-840扫描电镜及TN-5500能谱仪, 采用SSQ (无标样定量分析程序) 和IPP图像处理程序, 研究和分析了未经腐蚀样品和腐蚀后样品的微区成分变化及添加微量合金元素对其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