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人口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显示,全国食管癌死亡率约占肿瘤死因的16.05%,且食管鳞状细胞癌远多于腺癌。现阶段食管癌仍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严峻问题。食管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所以诊断较困难。就诊时多数已经是中晚期,预后较差,以手术为主治疗后五年生存率低于30%。而早期原位癌及粘膜内癌经过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达70%以上。因此如何实施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肿瘤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死性,因此研究肿瘤细胞的死亡就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凋亡是由caspase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凋亡调控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程序性死亡因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 PDCD5)与Livin是两个凋亡相关基因,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PDCD5是凋亡正向调控基因,研究表明其基因缺失与肿瘤的形成关系密切。Livin特异性地表达于肿瘤组织,直接与Caspases结合而抑制细胞凋亡。本课题研究PDCD5和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从而为食管癌的诊断提供可能的分子生物学依据。目的探讨PDCD5和Livin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的发展、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选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08年10月-2010年3月食管鳞癌患者的病理组织蜡块78例及部分相应的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5cm)43例,均经病理证实。分别做PDCD5和liv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法检测PDCD5及livin的表达。2.PDCD5蛋白阳性反应为棕黄色颗粒,主要定位于细胞核;Livin蛋白阳性反应为黄-棕黄色颗粒,定位于细胞浆。3.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病例组和对照组PDCD5和livin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5的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Livin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的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Livin的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TNM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PDCD5与Livin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4,P<0.01)。结论1. PDCD5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正常食管组织明显减低,且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PDCD5的表达缺失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 Livin蛋白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率较食管正常组织中明显增高,且Livin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Livin可能与食管癌的发展及恶性潜能有关。3. PDCD5蛋白和Livin蛋白可能共同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二者联合检测可能对食管癌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