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用农业小麦秸秆作为原材料制成原状吸附剂,通过其对溶液中铅、镉离子吸附效果的研究,探究其吸附重金属能力和原理。对原状小麦秸秆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探讨多种外源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动力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对铅、镉离子吸附性能进行计算和分析,为秸秆这类农业废弃物投入到治理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讨论如下:在利用原状小麦吸附铅、镉离子静态实验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小麦粒径、投加量、初始溶液浓度、pH、吸附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在本论文静态实验中,pH对两种金属的吸附效果影响最大,选取颗粒粒径为0.15-0.2mm,投加量(g)为0.2g,pH为2-4之间,反应温度为25℃,溶液浓度为300mg/L作为最适合的反应条件。结合FTIR谱图和SEM结果推断出小麦秸秆对Pb2+、Cd2+有化学吸附过程。在所选用的吸附动力学模型中,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最适合小麦秸秆吸附Pb、Cd,吸附过程由膜扩散和内扩散联合控制。吸附热力学中,吸附等温线很好的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对于化学改性的秸秆,两种离子的吸附效果都比原状小麦秸秆有所提高。在利用原状小麦吸附铅、镉离子动态实验的过程中,考虑流量和浓度的影响。在固定浓度、不同流速和固定流速、浓度升高下,Pb2+比Cd2+达到穿透点需更长时间,且同一时刻Pb2+流出浓度较Cd2+低,说明小麦秸秆对Pb2+的吸附效果比Cd2+好。在本论文动态实验中,选取6mL/min和30mg/L作为理想流速和浓度。根据动态吸附模型计算,流量对穿透时间影响更大。等浓度Pb2+、Cd2+混合液竞争吸附的情况下,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吸附,都较单一离子吸附强度相比都有下降,Pb2+较Cd2+更易被吸附,更具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