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儿童哮喘是一种小气道的慢性炎症,有多种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T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上皮细胞等。气道炎症导致气流受阻、支气管高反应性并诱发多种反复出现的症状。气道炎症的发展和调节与Th2细胞因子升高和Th1细胞因子降低密切相关。Th2细胞因子升高导致IgE过度产生,嗜酸性粒细胞分化与气道高反应性持续发展。然而Th1细胞因子可以对抗Th2细胞因子的作用,因此哮喘的气道炎症可能是Th细胞失去正常平衡的结果,Th1/Th2平衡在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TIPE2是一种新型的负性免疫调节蛋白,已有研究证实其在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均发挥重要的负性调节作用。有报道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以及在糖尿病患者的肾活检组织中存在TIPE2的异常表达,这些结果表明TIPE2可能与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展有相关性。然而,TIPE2在儿童哮喘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儿童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PE2的表达,同时检测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以及血清中IgE含量、Th1型细胞因子IFN-γ与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了解TIPE2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探讨哮喘发病起始阶段的干预机制。 方法: 2011年至2012年随机抽取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就诊的42名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考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童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随机抽取同时期39名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入托查体儿童,排除哮喘、其他过敏疾病及近期呼吸道疾病。 1.采用RT-PCR、q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哮喘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PE2的表达水平; 2.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即夹心ELISA法)检测哮喘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4、IFN-γ含量; 3.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哮喘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总IgE含量; 4.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进行检测。 5.所有数据以平均值±均数标准误(mean±SEM)的形式表示,利用t检验比较哮喘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s相关性检验分析的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的意义。 结果: 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PE2mRNA的表达:半定量RT-PCR显示哮喘儿童组TIPE2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为,哮喘组为56.41±34.45,对照组为66.63±37.84,哮喘儿童组TIPE2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323)。 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PE2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对42名哮喘儿童与39名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TIPE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哮喘儿童TIPE2蛋白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组低,与TIPE2mRNA水平变化一致。 3.血清IFN-γ水平检测:哮喘组为150.64±123.019pg/ml,对照组为404.83±405.20pg/ml,哮喘儿童血清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01)。 4.血清IL-4水平检测:哮喘组IL-4为2.30±4.65pg/ml,对照组IL-4为0.37±0.70pg/ml,哮喘儿童血清中IL-4水平显著增高(P<0.001)。 5.血清中总IgE含量:哮喘组为388.87±364.51U/ml,对照组为20.61±4.84U/ml,哮喘儿童血清总IgE含量明显增高(P<0.001)。 6.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哮喘组为0.30±0.26×109/L,对照组为0.16±0.09×109/L,哮喘儿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增高(P=0.0017)。 7.相关性分析:TIPE2mRNA的表达与血清IL-4(r=0.3693,P=0.0344),血清总IgE(r=_0.5173,P=0.001)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r=0.3503,P=0.0362)呈负相关。然而,在TIPE2mRNA表达与血清IFN-γ之间(r=0.1504,P=0.3959)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1.哮喘儿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血清IL-4水平显著增高,而IFN-γ水平则显著降低,这表明在哮喘儿童中Th2功能占据优势。 2.与健康儿童相比,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PE2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 3.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PE2mRNA表达水平与患儿血清IL-4、IgE含量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呈负相关性,但是与IFN-γ无显著相关性。提示TIPE2表达的下调可能参与儿童哮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