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理论界与实证界讨论的热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从“二项准备”、“四项准备”、“八项准备”的计提到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准则的发展为加强会计信息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资源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资源保障。201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煤炭、钢铁、电力的需求下滑,导致煤炭、钢铁资源价格开始下滑,石油、天然气价格也出现大幅度的波动,随着逐渐开采的进行,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逐渐减少,资源的形成速度远不及人类开发利用的速度,开采成本在逐渐上升。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资产减值应相应的做出调整,本文基础这样的背景,分别从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俩个方面对我国资源型企业资产减值计提的计提动机进行研究。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以会计目标理论、稳健性原则和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观等理论为支撑,分析了影响资源型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为实证部分的假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对选择资源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做出了解释。实证研究部分,以上市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率为被解释变量,以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人均GDP的对数为反应经济因素的解释变量,以扭亏、大清洗、利润平滑为盈余管理动机的解释变量,以资产规模和年份为控制变量,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资源型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影响资源型企业资产减值计提的因素既包括企业自身的经济因素也包括盈余管理中的扭亏动机、大清洗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最后,提出对于规范资源型企业资产减值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