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繁荣的保证。同时,农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具有先天弱质性的特点。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特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它予以支持和保护。财政支出作为政府调控和保护农业的核心措施,也日益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中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渡时期。研究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有助于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农业资金,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每年采取不同的形式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农业支出。农业GDP的增长情况以及粮食产量水平等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结构的角度,分别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根据财政学的有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农业支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完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建议。在绪论中,首先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财政农业支出的基本观点作以综述,然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和创新之处。全文主要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财政支持农业的理论探析,对相关概念和研究的范围等作了简要的阐述,并阐释财政支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为财政农业支出的国际比较。在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财政农业支出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归纳了国外财政农业支出对我国的启示。第三部分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现状分析。重点从统计学角度和支出的规模、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从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来看,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的产量具有正的效应,说明财政农业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粮食的产出。第五部分为我国目前财政农业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完善财政农业支出的目标要求及政策建议,确保财政农业支出规模适度增长、进一步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并规范财政农业支出管理,促进支出效益最大化,同时提出了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