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品德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成为教学的关注重点。但是,当前的德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角色扮演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为取向的教学模式,强调教育性、生活性和社会性,符合品德课程的价值追求。本研究通过探究角色扮演教学模式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旨在推动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实施。 本研究通过对扬州市ML小学西校区3-6年级学生和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角色扮演教学现状,主要有: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存在重认知轻实践的倾向;教学活动盲目追求形式、忽略内涵;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组合等问题。依据调查分析结果,结合教学设计原理及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流程,本研究对苏教版品德与社会课程五年级上册《我是班级的主人》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并进一步细化设计了课——《我在班级中的权利》,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根据实践结果,角色扮演模式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独特的应用效果: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品德教学的生活化,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凸显了品德课程的实践性,实现了德育过程的知行统一。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学生参与不够积极、表演不太到位,教师角色定位失当、教学方法组合运用不太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教师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教学方式要互补等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