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型企业正日益活跃于国际市场上,促进了经济增长与繁荣。但是现有国际化理论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进行分析,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涉及较少。同大型跨国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劣势,依靠自身力量向外发展、进行国际化经营有着很多的限制。关系网络理论的兴起为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提供了另一个理解的视角。该理论认为:企业所处的市场和产业本身就是以网络的形式存在,企业国际化过程应从企业间关系网络的角度而非传统理论中单个企业的角度来研究。因此,企业国际化可以看成是企业不断卷入国际商业网络关系的过程。沿着这条思路,企业国际化的关系网络理论便迅速发展起来。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把关系网络理论与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相结合,并由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首先在对关系网络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能力理论的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关系网络、企业社会资本和网络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关系网络是由一定规模的企业或组织,基于各种关系类型而联结,所构成的一种长期、具有指向性的互动的联结系统。企业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实现目标的资源,但它是潜在的嵌入在企业关系网络中的,未经运作的企业关系网络是不会给个体行动者提供所需的资源的;企业关系网络是企业社会资本的载体,是企业社会资本赖以实现的媒介。“网络结构”仅仅反映了行动者获取资源的可能性,只有网络结构的结点上蕴含着资源,行动者对网络的动员才具有意义。网络能力是发展和管理企业关系网络的能力,它通过发展、管理和运用企业社会资本发挥作用。这既解释了为什么同样处于企业网络中的企业获取效益不同的原因,也指出企业构建关系网络的作用机制。基于以上的分析,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本文构建了一个关系网络对社会资本和企业国际化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该研究模型以解释变量(关系网络嵌入的维度)、中介变量(企业社会资本获得)、调节变量(网络能力)和被解释变量(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四类变量和相应的路径关系组成。通过对573个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同时进行理论探讨和解释,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的研究结论:1.回顾了网络理论的发展历程,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社会资本的研究成果,指出国际化网络理论是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的前沿。2.构建并验证了关系网络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传导作用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的理论模型。首先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进行了验证。然后对本文提出的概念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对关系网络嵌入各维度与企业社会资本获得以及企业社会资本获得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理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关系网络的规模对企业社会资本获取有显著的正影响关系;关系网络异质性对社会资本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关系网络位置对企业社会资本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企业与客户间的关系强度与企业社会资本获取正向相关的假设得到了支持;企业与客户间的关系久度对企业社会资本获取也有显著的正影响关系;企业社会资本获取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总体验证了理论模型构建和变量间关系的合理性。3.通过结构方程对关系网络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基于企业间特定情境提出的关系网络的2个二阶因子与5个一阶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二阶模型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同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对关系网络的2个二阶因子(也就是关系网络嵌入的2个维度)与企业社会资本获取的假设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构方程的分析结果表明,二阶因子整体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企业关系网络的结构性嵌入对企业的社会资本获取有显著的正影响关系;企业关系网络的关系性嵌入对企业的知识获取有显著的正影响关系。4.通过研究样本的分组比较,不仅验证了网络能力在关系网络-社会资本获取-企业国际化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机制,而且说明了关系网络嵌入的各子维度在网络能力不同的情境下对企业社会资本获取的不同影响。依据对企业网络能力测量的7个指标,运用SPSS13.0分析软件,采用聚类分析中的快速聚类法,将573个样本分为高低网络能力两组,高网络能力组企业有250个,低网络能力组企业有323个。采用结构方程的多样本比较模型,对高低网络能力企业组别之间的路径系数进行了比较并对相关假设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中小企业网络能力的高低对关系网络的两个维度及其五个子维度与企业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