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融合最早出现在信息产业内部,随着技术创新和政府管制放松、全球范围内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产业融合不再局限在信息产业的内部,也出现在其他产业之间;同时产业融合层次进一步加深,最终引起产业边界的模糊,促使新的业态出现。现如今,产业融合已成为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绩效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制造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随着技术创新与进步,全球产业格局及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我国的制造行业尤其传统制造业亟需摆脱其劳动密集型、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等现状。2015年国务院在《中国制造业2025》文件中明确表示,要加快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步伐,而文化创意产业因其创造性、强渗透性、高附加值等特点被国内外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2014年国务院在发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我国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基于以上背景,作为能够促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绩效的重要切入点——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研究集中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对传统制造业绩效的影响。首先,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没有明确的概念,本研究首先界定了二者的定义。其次,本研究在产业融合理论、产业绩效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产业融合的动因、过程、模式、产业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产业融合对产业绩效的影响。第三,本研究基于前文理论概括总结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历程、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深入探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的动因、过程、模式及测量方法。最后,基于融合机理,运用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分析二者的融合对传统制造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与传统制造业绩效呈正相关,二者的融合成为提高传统制造业绩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市场结构、所有权结构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绩效的提升;市场开放度能够促进传统制造业绩效的提升,但是与产业融合间的协同性不好。结合前文理论、现状分析及最后实证结果分析,本研究最后从文化创意产业层面、传统制造业层面及二者融合发展的层面对传统制造业绩效的提升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