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格列卫治疗Ph染色体阳性(Ph+)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0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的6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持续口服格列卫400mg/d或600mg/d。所有患者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通过了解观察期(18个月)内不同评估时间不同分期获得的血液学效应百分比,对格列卫治疗CML疗效进行初步评估;从细胞遗传学角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格列卫治疗CML疗效进行详细评估。结果:中位追踪41.5(4.0~167.0)个月,慢性期累积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为100.0%,加速期CHR为90.0%,急变期CHR为66.7%;慢性期累积获得的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为91.2%,加速期MCyR为50%,急变期MCyR为16.7%;慢性期累积获得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为85.3%,加速期为CCyR40% ,急变期CCyR为0;慢性期累积获得的完全分子学缓解率(CMR)为82.4%,加速期CMR为35%,急变期CMR为0。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骨髓及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比例增高≥0.05(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01和P=0.002,P=0.007和P=0.036)、初诊时骨髓及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比例增高≥0.05(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27和P=0.043,P=0.024和P=0.023)、初诊时血红蛋白<100g/L(MCyR、CCyR的P值分别P=0.00或P=0.001)和初诊时血小板数增高≥450×109/L(MCyR、CCyR的P值分别P=0.002或P=0.048)以及患者从确诊CML到使用格列卫治疗时间间隔期(以下简称“间期”)长(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002或P=0.01)为获得MCyR或CCyR所需时间和获得比例的不利因素,其他特征与细胞遗传学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确定:间期长(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00,RR=2.879和P=0.00,RR=3.265)、初诊时血红蛋白含量低<100g/L(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007,RR=0.146和P=0.012,RR=0.199)、初诊时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比例增高≥0.05(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022,RR=0.257和P=0.017,RR=0.151)为独立影响MCyR或CCyR获得时间和比例的不利因素。结论:格列卫作为治疗CML的一线药物,早期使用可提高有效率,初诊时血红蛋白含量低及初诊时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比例增高会降低有效率;其治疗Ph+CML慢性期患者疗效明显,可明显提高Ph+C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疗效,但对于Ph+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其疗效仍不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