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明岛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的的冲积岛屿,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的称号,由于其岛屿特殊的形成方式,岛上的土壤十分肥沃,所含养分高,这也促进了当地纺织业的发展。土布是纯手工织造的纯棉织物的统称,而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为崇明当地的色织土布。崇明当地百姓从元末明初之时就开始了色织土布的织造,而土布上造型各异,充满文化底蕴的纹饰也正是当地人民卓越智慧的结晶,崇明土布织造工艺现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对于其纹饰的研究正是对崇明色织土布最好的保护与传承。本课题以崇明土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实地调研、实验性设计等方法。对土布纹饰进行深度研究,研究期间笔者去往崇明前卫村、永春村、南通纺织博物馆、海图书馆、上海纺织博物馆搜集了大量土布实物,作为本次课题的一手图片资料,相对具有较高真实性。文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崇明岛的历史发展、崇明土布的历史发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以崇明土布的纹饰为切入点,从工艺、造型、色彩等角度对土布纹饰进行归纳分析,整合出其纹饰的特点;第三部分针对土布在当今的应用情况及典型案例做出了分析,并针对土布纹饰再设计时具有启发性的当代艺术家丁乙的作品进行了解读;第四部分为设计实践部分,详细介绍了笔者在对土布纹饰进行再设计以及实物织造阶段的过程。笔者通过对土布纹饰的的研究与创新设计旨在让崇明土布纹饰能够在当下时代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