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外在的语言形式以及内在的思想内涵。外在的语言形式主要是运用比喻说理,排比句式、假设和类比论证等形式说明道理。内在思想内涵是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以及形成这种思想所具有的人文精神,然后在此基础上用文道合一的理论进行验证。诸子身上所拥有的人格魅力是文章“道”的根本,再配合“文”以修饰,这就是先秦散文魅力所在。诸子散文艺术魅力来源于积极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以及艺术技巧的综合运用,从而得出这样一个事实:道在文先,文以辅道。文道合一是写作者的最高追求,也是作文教学的根本方法,同时也是高考命题者应坚持的原则。本文尝试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以及高考作文评价的价值取向探讨文道合一理论对作文教学和学生的写作的理论支撑。无论是学生习作的要求与评价,还是作文教学的指导,真情实感是对作文的基本要求。有情、有感,才有文。文道合一应是作文坚持的原则。先贤的创作经验与理论提摄,作文当下的评价标准,为解决中学生的作文写作问题提供了支撑。结合诸子散文的艺术魅力,结合诸子的人文精神,对学生作文中的“道”作了新的阐释。这个“道”在新时期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它包括了观点、情感、态度,乃至个人最深刻的感悟。作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人格精神,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经历,从内在加强学生的文化积淀;然后对作文的评价与写作指导的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从外在方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欲望与作文的结构能力。有了内在的积淀与外在的积累,文与道的统一,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文风。文道合一是文人创作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作文所应坚持的标准。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来源于广泛的阅读,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的深入思考。有了内在的因素,再掌握外在的技巧,掌握熟练的语言技巧与文章结构,才有可能使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面貌得到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