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模糊测度研究——基于CHNS调查数据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full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经济问题,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世界性的难题之一,贫困问题一直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很大比重,这就使得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过去仅仅是从收入或消费等货币性维度来研究贫困问题,忽视了诸如健康、教育、资产等维度的贫困,结果无法全面且准确的衡量出我国农村贫困的程度,从而也就无法详细分析我国农村多维贫困发生原因。随着多维贫困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从多维视角来研究贫困问题。本文首先对贫困相关理论及贫困测度方法进行梳理,然后以2006年、2009年和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中我国9个省份的农村居民家庭调查数据为样本,从收入、教育、健康保险、资产和生活水准五个维度出发,选取了包括受教育年限、医疗保险、电器资产、电、饮用水、做饭燃料和卫生设施在内的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集方法中的完全模糊与相对方法构建多维贫困模糊指数对我国农村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测度。  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农村贫困程度总体上有所缓解,除收入贫困之外,我国农村家庭在其他维度上也存在贫困现象,尤其在教育、健康保险和卫生设施三个维度上的贫困状况较为严重。不同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和东北部地区贫困差距较大,西部地区贫困程度要高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尤其河南省和贵州省贫困程度最为严重。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全面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时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帮助农村贫困地区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以雷达信号处理领域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基于ADSP2106×的高速处理单元的设计方法。ADSP2106×是美国AD公司生产的新一代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由于其快速的指令周期,独特的哈佛总线结构,以及容量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