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末,新兴经济体开启了资本账户开放的历程。资本账户开放犹如一把双刃剑,可能带来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由于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普遍较低,金融脆弱性的“原罪”使其更易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稳定,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干预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成为必然。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印度和智利为例,阐述了其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实践,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谨慎选择资本账户开放的模式、次序有助于资本账户自由化的顺利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后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入,而且这种资本流入具有顺周期性,为了降低顺周期性,韩国、印度和智利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都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本国特色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但是由于现有数据和评估方法的局限,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还不成熟,本文从定性角度对三国的工具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贷款价值比(LTV)、债务收入比(DTI)等信贷类工具主要是调节房地产市场上的房价和杠杆率波动,逆周期资本要求和贷款损失拨备等资本类工具则主要是约束银行的信贷规模、增强银行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使用频繁的准备金率则是为了调节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最后,中国当前不应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应从控制短期外债、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入手积极应对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充实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加强宏观审慎的全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