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艺术与技术的飞速发展,早期以视觉为主的电影声音观念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现代电影理论主张电影中声音元素与画面元素的平等性。一般认为,电影的观赏体验具有双重性,包含了对光和声音的感知,以及同时引发的对电影景象和事件模式的感知。为了从感知觉的角度探讨和论证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协同化构成,本文将引入协同学基础理论,从理论探讨和实例论证两方面对协同性下电影声音与画面的交互进行分析。首先,本文研究了电影声画协同性在电影理论演进中的起源与发展,认为早期存在的电影声画理论中声画关系的分歧并不体现在“无声”与“有声”之间,而表现为电影声音与画面的不同协同化表现手法之间。其次,本文介绍了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人体在视觉与听觉的感知过程中的生理基础和协同化认知机制,并将协同化模式识别引入电影感知过程中,认为协同性构成了电影声音与画面感知过程的基础。最后,本文将对电影声音与画面的特性及组织手法进行类比分析,提出电影声音与电影画面在交互的不同结构中的协同化感知过程能够释放张力的理论假设,并通过《盗梦空间》等电影实例与实验出发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分析。通过电影理论、感知系统生理心理学基础、及协同学理论等多方面交叉的理论论述及假设,与具体电影实例的分析,本文将电影感知过程看作一个宏观开放的整体系统,认为电影的观赏过程是存在多种因素参与的一个协同化反应过程。明确了电影声音与画面作为构成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在观影体验中具有多层次协同化的感知模式。并验证了电影观众在电影中感知到的张力与能量正是基于这种电影声音与画面的交互的不同层次的协同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