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纳米晶软磁合金因为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例如:变压器,扼流圈等。本文主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Fe0.9Co0.1)72.7Al0.8Si13.5Cu1Nb3B8V1合金高温软磁性能的影响。P元素添加对(Fe0.9Co0.1)73.5Si13.5Nb3Cu1B9-xPx(x=0,2,4)合金晶化机制,微观结构和软磁性能的影响。制备了(Fe0.9Co0.1)72.7Al0.8Si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晶软磁合金因为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例如:变压器,扼流圈等。本文主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Fe0.9Co0.1)72.7Al0.8Si13.5Cu1Nb3B8V1合金高温软磁性能的影响。P元素添加对(Fe0.9Co0.1)73.5Si13.5Nb3Cu1B9-xPx(x=0,2,4)合金晶化机制,微观结构和软磁性能的影响。制备了(Fe0.9Co0.1)72.7Al0.8Si13.5Cu1Nb3B8V1合金非晶条带,通过差热分析(DSC)研究了合金的晶化机制,发现合金的晶化温度间隔较宽,第二晶化温度较高。利用X射线衍射(XRD)图谱和测试初始磁导率研究了纳米晶合金在510~690℃退火后的结构和软磁性能。在510~630℃的退火温度范围内,只有软磁结晶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D)由11.9nm逐渐增大到13.7nm,晶相体积分数(Vcry)由58%逐渐增大到89%,非晶层厚度(?)由2.37nm逐渐减小到0.54nm。初始磁导率随温度的变化(μi-T曲线)表明,μi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但下降速率不同,退火温度(Ta)越高,μi的衰减越慢。随着退火温度(Ta)升高到630℃,高温μi逐渐提高,高达1500的μi可以保持到600℃。然而,由于残留的非晶质基体中析出了硬磁相,因此高温μi在690℃退火后急剧恶化。研究还发现在400-600℃范围内,经630℃退火(Fe0.9Co0.1)72.7Al0.8Si13.5Cu1Nb3B8V1合金的初始磁导率大于经560℃退火(Fe0.5Co0.5)73.5Cu1Nb3Si13.5B9的初始磁导率。因此,630℃退火(Fe0.9Co0.1)72.7Al0.8Si13.5Cu1Nb3B8V1合金的高温磁性能优于560℃退火(Fe0.5Co0.5)73.5Cu1Nb3Si13.5B9合金的高温磁性能。制备了(Fe0.9Co0.1)73.5Si13.5Nb3Cu1B9-xPx(x=0,2.0,4.0)系列合金。通过DSC分析,发现随着P的添加第一晶化温度逐渐降低,有利于较低的温度析出软磁晶化相,但是x=4.0的合金,第二晶化温度较低,晶化温度间隔较小,不利于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形成单一的晶化软磁晶化相。同时随着P元素的添加,非晶相居里温度逐渐降低,所以x=4.0合金的高温软磁性能较差。通过研究真空退火后初始磁导率随温度的变化,我们发现x=2.0合金的室温和高温软磁性能比x=4.0合金更好。所以过量的P添加会破坏合金的软磁性能。因此我们重点研究了x=2.0合金的软磁性能,观察到580℃退火(x=2.0)合金的高温软磁性能较好,主要归因于较薄的晶间非晶层厚度。
其他文献
新型的纳米晶材料由于其优异的软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漏电保护开关,变压器,磁传感器以及磁屏蔽等多个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真空退火和循环退火对(Fe0.9Co0.1)72.7Al0.8Si13.5B9Cu1Nb3合金室温和高温软磁性能的影响以及Ge的添加对Fe73.5Si15.5B7-xCu1Nb3Gex(x=0,0.5,1,1.5)合金结晶行为,微观结构和软磁性能的影响。通过单辊熔体急冷法制备了淬态(F
狄拉克半金属是一种新型拓扑材料,其狄拉克点准粒子的低能激发可用狄拉克方程描述。该体系受时间和空间反演对称性保护表现出很强的对称性,一旦在某一方向施加很强的力或者破坏体系的洛伦兹对称性体系就会发生倾斜,形成倾斜狄拉克半金属。根据倾斜角度的不同,通常可将倾斜狄拉克半金属分为费米面呈点状的type-Ⅰ型狄拉克半金属和费米面为双曲线的type-Ⅱ型狄拉克半金属。物理体系中存在电子间相互作用、声子振动以及杂
由于自旋、电荷和轨道自由度之间的耦合,钙钛矿型氧化物异质结构表现出丰富的物理特性,在自旋电子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SrRuO3是一种典型的钙钛矿氧化物,具有金属特性和巡游铁磁性。由于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SrRuO3广泛用作磁性隧道结和电容器的电极。本论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SrRuO3/SrTiO3钙钛矿型氧化物异质结构的电子结构和磁性及调控,为SrRuO3/SrTi
自旋电子学器件因其数据处理速度快、能耗低等诸多优点,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器件的集成密度有着更高的要求,构造具有高集成密度的器件依赖于新型低维自旋电子学材料的开发。二维单元素材料——碲烯有着高结构稳定性、大的比表面积、高载流子迁移率等优异物理和化学性质,为新型低维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本论文以α和β相碲烯为研究对象,使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探究了掺杂
多铁性材料在信息存储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顺应了信息时代发展要求。但现有的多铁性材料很少,其中大部分同时具备铁电和反铁磁特性,并且铁磁或反铁磁转变温度远低于铁电转变温度,这给实际应用带来困难。在寻找新的室温多铁性材料过程中,Ca3M2O7(M=Ti,Mn)因其独特的准二维层状钙钛矿结构以及体系中存在的杂化非本征铁电性赢得了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在n=2的Ruddlesden-Popper(R-P)结
纳米尺度下存在丰富多样的不同于宏观体系的电荷输运现象,研究这些微观电荷输运现象及其规律不仅是重要的物理问题,也为探索开发新型的基于分子的微观尺度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将分子置于两电极间构成“电极-分子-电极”分子结是研究微观尺度电荷输运的基本实验平台。作为分子结中电荷输运的两种主要方式,隧穿机理和跳跃机理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具有普适性。然而对两种机理所对应的分子结的电流-电压(I-V)特性的系统性研究
近年来,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的纳米材料传感器因具有高灵敏度、实时分析、无标记和低成本等优点而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常规的LSPR传感器通常直接在稳定剂或固体基底上沉积金属薄膜或金属纳米颗粒,但当纳米颗粒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时,它们很容易被影响并且使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低能高剂量的金属离子注入电介质可以在浅表层上形成镶嵌的金属纳米颗粒,电介质的存在使得纳米颗粒被有效的
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特征可以用其光学参量表征,通过测量这些参量可以实现对生物信息的监测。漫反射光谱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在体测量的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像生物组织一样的浑浊介质的反射率可以得到其吸收和散射特性的相关信息。在亚扩散散射区域,组织的尺度和形态等微观结构的改变对反射光场有很大的影响,这为漫反射光谱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面临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数学建模(它给出了表征组织微观结构的光学参
基于1,2-二氧环丁烷的机械力诱导化学发光聚合物,可以从微观分子水平探测和研究高分子材料受力时的宏观形变和损坏规律,是一种实时灵敏的探测高分子材料损伤的新方法。目前对力诱导化学发光水性高分子的研究还未曾报道。本论文旨在提高力诱导化学发光水性高分子材料的发光强度及灵敏性、拓宽其应力/应变检测范围,针对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特别是在大极性溶剂存在环境下的高分子力学损伤检测提供新的方法。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氨气是生产氮肥、塑料和炸药的基本工业原料,而目前工业上主要使用Haber-Bosch法合成氨气,该产业对能源需求量大、且污染严重,不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其缺陷位点被广泛用于催化析氢反应的研究,对于合成氨反应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二硒化铂(Pt Se2)的边缘结构、二硫化钒(VS2)的边缘结构和点缺陷结构的合成氨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