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林常绿阔叶林粗木质残体碳库及其呼吸通量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zzhzz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择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 CWD)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测定林内CWD贮量、碳库及其组成,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法,LI-8100)测定林内倒木呼吸及其季节变化,揭示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和含水量)和分解等级等对倒木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万木林常绿阔叶林CWD总贮量为23.18 t·hm-2, CWD碳库总量为10.31 t·hm-2,其中以倒木碳库所占比例最高。倒木呼吸观测表明,各分解等级倒木呼吸通量(RCWD)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倒木呼吸最大值出现在6、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倒木呼吸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倒木温度解释了倒木呼吸季节变化的45.8%-79.62%。倒木呼吸对温度响应的敏感性Q10值变化范围为1.78-2.88。倒木呼吸与含水量相关性不显著。不同分解等级倒木呼吸速率存在着明显差异。万木林常绿阔叶林倒木呼吸年通量为95.05 gC·m-2·a-1,以夏季所占比例最高,冬季最小。倒木呼吸年通量是林内土壤呼吸年碳通量的5.8%。研究表明,倒木呼吸是林内呼吸的一个重要而不容忽视的一个组分。本研究可以为森林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森林碳循环模型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对于深刻理解森林碳循环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准确评估森林的碳源汇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地质作用所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一种地质资源。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过程复杂,区域差异大,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
学位
景观格局研究贯穿了景观生态学发展历史,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景观格局分析,则是通过比较不同景观斑块的特征和它们的变化等方式,研究景观结构组成特征和空间配置关
冰川信息的提取是研究冰川消融、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全球化热点问题。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冰川提取中的必要技术手段。遥感事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遥感数据多源化的特点。研究基于多
一直以来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汛减灾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用方便快捷的Internet/Intranet网络资源和基于GIS技术的地图操作
在迄今关注于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的研究中,大部分都以流动人口的就业与收入歧视为切入点,很少关注如何保障流动人口的稳定就业与合理收入。而现有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又多以
学位
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控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资源。虽然气候是植被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人类活动也影响到区域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强度都在不断加大,由此引起的沙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酸雨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也在不断扩大和加剧。这些区域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