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可以利用电厂的蒸汽余热和电力为海水淡化提供能量,在实现能量充分利用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产水成本。由于水电需求负荷随着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在水电生产独立运行的情况下,各生产单元的运行负荷将出现较大波动,尤其是电厂。因此,开展水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的生产调度研究对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生产系统的稳定操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两种热膜耦合海水淡化技术进行了模拟分析,建立其系统模型和经济模型,以总造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用GAMS软件进行求解,分析了造水费用、产水浓度与多级闪蒸、反渗透产水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以多级闪蒸排放冷却海水作为反渗透进水的热膜耦合海水淡化系统中,适当降低多级闪蒸的产水量有利于降低系统的造水费用,而适当增加多级闪蒸的产水量有利于降低系统的产水浓度,提高产水质量;对以反渗透的排放浓盐水作为多级闪蒸进水的热膜耦合海水淡化系统,适当提高多级闪蒸的产水量对提高产水质量和降低造水费用都是有利的。对水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进行了模拟优化,建立了该系统的优化模型,以造水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用GAMS软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产水量为8000t/h且发电量没有要求的情况下,水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的最优操作方案为发电厂、多级闪蒸和反渗透三者的集成操作,发电厂的全部蒸汽都用作多级闪蒸系统的加热蒸汽,反渗透的进水取自多级闪蒸的排放冷却海水,多级闪蒸与反渗透产水量的最优比值为0.45;随着产水量的逐渐增加,水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的造水成本和多级闪蒸与反渗透的产水量比值都逐渐降低。开展了典型日水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的生产调度研究,在分析典型日水电需求负荷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生产调度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了分时电价的影响,将调度问题描述为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以总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用GAMS软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多级闪蒸产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较小,反渗透的产水量随时间变化较大;在用电低谷时,总产水量增加,剩余水量储存在储罐中;在用电高峰时,总产水量降低,不足部分由储罐中的水进行补充,总的产水量能够满足水需求;通过对不同时段水、电需求的调度,可以提高总收益,同时使水电在不同的时段相互弥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电厂的生产负荷波动明显降低。针对不同季节水电需求负荷的变化情况,建立了水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的调度模型,考虑了煤价变化对水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的影响,以总收益最大为目标,将该调度问题表述为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用GAMS软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多级闪蒸产水量随季节的变化较小,反渗透的产水量随季节的变化较大;春、秋、冬三季产水量均高于需水量,储罐储存水,发电量高于需电量,剩余电量用于反渗透产水;在夏季产电全部外供,反渗透产水量降为零,总产水量低于需水量,此时用储罐中储存的水弥补不足;未考虑煤价变化时水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的总收益高于考虑煤价变化时系统的总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