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四胡-蒙古语称“胡尔”,是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弓弦乐器。流行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中部察哈尔以及西部的鄂尔多斯等地区。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中的代表性乐器之一,它与其它科尔沁传统音乐体裁有着极其深刻的渊源关系。蒙古四胡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作为“非遗”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韵味,且注重以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人是传统音乐研究的薪火,是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核心所在。因此,探究传统文化持有者独特的艺术精髓是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经。本文以著名科尔沁民间艺人特布沁白乙拉作为研究对象,从局内人的视角剖析梳理他的四胡艺术生涯,挖掘其“个性化”的演奏特征。注重从口传性维度出发,分析特布沁白乙拉四胡演奏中的“即兴创作—多重文本”的呈现,竭力为四胡演奏中加入不同韵味的新鲜“添加剂”。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分别从研究对象、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进行了阐释;正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了科尔沁文化背景中的四胡音乐,包括科尔沁历史文化简述以及科尔沁一带的四胡音乐发展,从而对研究对象赖以生存的艺术环境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部分为蒙古四胡形制与音乐分类,对四胡的三种形制、不同的演奏作品以及演奏形式进行了分类,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特布沁白乙拉的四胡编创与演奏,分别从他的民间艺术生涯、四胡演奏特点、四胡曲目改编与编创等几点进行了阐释,并从口传性思维出发,探索即兴创作—“多重文本”的呈现;第四部分为特布沁白乙拉的家族传承谱系,对家族传承进行简要的整理,从不同的传承方式和视角探索蒙古四胡的传承与保护;结语部分,从四胡演奏中的“再创造”、四胡传承中的“播种者”、四胡艺术的未来展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本文通过研究特布沁白乙拉的家族传承以及独特的演奏风格特点,探寻其民间技术技艺的奥妙,为四胡新时代音乐注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