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又名盐井)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有4个行政村,目前西藏惟一的一座天主教堂就座落在其中的上盐井村,该教堂有近400名天主教徒。19世纪60年代,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将天主教传入盐井,此后天主教信仰延续至今,与当地传统的藏传佛教共存。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考察上盐井村的天主教活动,厘清天主教传入盐井以来的脉络,分析天主教对当地村民生活的影响及融入当地文化的过程。
本文认为,经过130多年的磨合,天主教已经由外来的西方宗教演变为当地宗教信仰体系的一个支系,它染上了康巴文化的色彩,与藏传佛教和谐共处,具有在当地存在并发展下去的文化适应性,堪称本地化的天主教。
天主教本地化的过程是漫长的,道路是曲折的,其高潮和低谷在历史文献和当地社会现状中有所表现。作者通过田野研究和梳理文献,指示了天主教会在盐井传教的动机和策略。教会使用政治手段博得国家政权的庇佑,占有土地巩固势力,但也激化了与当地佛教势力的矛盾。经过几代传教士的努力,克服了佛教势力的顽强抵抗,终于扎根人心,形成了村庄内部的传承关系。
对盐井的宗教信仰体系加以通盘考察,可以了解到当地不同信仰的教徒对天主教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天主教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天主教在盐井的本地化过程的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过残酷的教派斗争,最终推动了天主教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从对抗走向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