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资产作为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核心的一种国家资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现有对生态资产的研究存在不同监测手段和方法获得的数据难以有效融合、选用的评估指标种类和数量的不确定等问题,造成研究结果难以具有可比性和客观性。因此,本文利用水热指标(年降水量和≥10℃积温)和植被核心功能属性指标(NDVI平均值、NDVI最大值、生物多样性及植被绿色服务时间),揭示气候、植被主导下生态资产的形成机制,确定反映生态资产客观实际的参照体系,以求建立客观、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资产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降水与≥10℃积温之间配合度状况与植被好坏存在直接关系,最佳的水热配合度为T>10℃/P=5.75。水热配合度可以作为有助于气候与植被相关分析与分类的综合气候指标。(2)基础生态资产的分布规律呈由东南向西北条带状递减趋势,低值区域位于新疆荒漠地区及青藏地区且呈向中心递减规律,研究结果为植被类型及植被可能达到的生长发展程度建立了客观的参照体系。(3)不论以植被核心属性单项指标评价,还是多项指标评价,均可以获得实际生态资产较好的研究结果,并呈现相对一致的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规律,低值区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分及新疆东部荒漠地区。(4)2011年与2000年相比,生态资产呈现西北部地区及华南地区生态资产上升,华中地区生态资产下降的状况。全国范围内生态资产上升的区域面积比例占23.03%,下降的区域面积比例占23.75%,保持稳定的地区面积比例约为53%。研究结果可以有效揭示造成生态资产变化是气候变化原因还是人为原因,为生态资产审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