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评估及辨证分型,总结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体质及辨证分型分布规律及特点及相关性,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收集到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进行调查和比较,得出每个患者所属体质,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证候辨证分型,将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辨证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性别与年龄情况: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性别关系不大(P<0.05)。由年龄分布可知,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中医体质分布:在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瘀质47例,占23.5%;痰湿质40例,占20%,血瘀质和痰湿质在此组所占比例最高,为其优势体质。中医证型分布:在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瘀阻型有58例,占29%;痰阻心脉型有42例,占21%;心血瘀阻型和痰阻心脉型为最主要的两种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血瘀质与心血瘀阻型相关性较大(P<0.001),与寒凝心脉型存在相关性(P<0.05)。痰湿质与痰阻心脉型相关性较大(P<0.001),与气滞心脉、寒滞心脉型存在相关性(P<0.05)。湿热质与痰阻心脉型有相关性(P<0.01),与寒滞心脉型存在相关性(P<0.05)。气虚质与心气亏虚型相关性较大(P<0.001)。阳虚质与心气亏虚、心阳亏虚型相关(P<0.01),与寒滞心脉型存在相关性(P<0.05)。阴虚质与心阴亏虚、心阳亏虚型相关(P<0.05)。气郁质与气滞心脉相关性较大(P<0.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性别关系不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质以血瘀质和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医证型均以心血瘀阻型和痰阻心脉型所占比例最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方面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提示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患者,辨体质治疗或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反应出不同体质类型在发病倾向方面各有特点,为中医学“三辨理论”即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