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是一部古老的筮书,然而它更是一部系统的人格理论著作,因为该书在向问卦者预示吉凶祸福的同时,还告诫他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解决问题等方面应取何种人格,应遵循何种行为方式,《周易》的这个性质,《周易大传·系辞》曾以“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①”的精要论说加以归纳,而在其中所包孕的用人理论也极其丰富,它是众多的作《易》者对自己、他人及华夏先辈的处世准则、人生经验的系统总结。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来说,都可谓博大精深;但是,也可以简而约之。如王弼所言:“主必致一也…原必无二也…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②”。《周易》的众多理论,一言以蔽之——“道”。易道是《周易》理论的核心,也是其所阐发的用人思想的价值之源。本论文即试图以这一特点为理论依据,对《周易》的用人思想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认识。
在学术界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四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对《周易》的用人之道进行了探讨。一、前言,主要介绍了《周易》用人思想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二、《周易》用人思想的主要内容;三、《周易》用人思想的总体特征;四、《周易》用人思想的影响和价值。
前言部分重点解说本文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构思方案。这一部分明确了《周易》用人思想的特定含义,指出它是一种宏观的决策理念而非微观的管理制度。对《周易》的用人思想这一课题的研究动力一方面来自于这一思想在古代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它在今天仍然具有的显著的现实意义,最终的研究目的还是为了学以致用;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从具体的经传著作分析入手,进行合理的推证。
第一章从五个大的方面分析《周易》用人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1、只有尚贤养贤才能用贤,只有培育贤能才会有可用之才。领导者应该从内心深处尊重贤能,以诚信的态度对待贤能;养贤之礼贵在丰厚,养贤之数多多益善;养贤应出自于治理天下、造福民众的公心并遵循常理。
2、人才是培养出来的,领导者要振奋民众的精神,讲究培养人才的方法,努力提高人才的素质。这要求领导者本人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包括清正廉明、节制私欲的自律品质,光明磊落、秉公端正的做事原则。只有领导者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素质,才能培育出真正优秀的的人才,取得事业的成功。
3、修已用人:领导者应该加强自身修养,起到表率作用,如廉洁自律,光明公正等,这是领导者能够用人的前提。
4、善用君子:“君子”、“小人”是《周易》中对品德修养存在高下之分的人的泛称,“君子”积善成德,他们对领导者事业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人才,毫无疑心的大胆任用人才,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人才的帮助;高明的用人者既能明辨君子与小人之分,又能针对君子中的不同类型施以不同的任用方法,取长避短,使其皆能为己所用。
5、巧对小人:“小人”积祸败身,对小人的使用要讲究技巧,主要包括要疏远小人,采用刚柔并用的手段对付小人,并能正确区分奖赏和重用的不同,防止其形成政治势力,在必要的时候,要果断的除掉小人。
第二章在对《周易》的用人思想进行了具体认识的基础上分三个方面对这些思想的特征进行概括:
1、《周易》对人的发展前景及走向的预测具有突出的前瞻性和灵活性。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觉得《周易》有些神秘莫测的主要原因。本部分从理论上阐明了《周易》预测学的哲学依据。周易对人的预测是以宇宙的运动状态为参照,以时间、空间、内因和外因这几个基本因素作为资料提供分析的依据,其程式的建立则主要以时间为主;同时非常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充分利用了人“数往而知来”的能力。这一部分的分析论证还原了《周易》作为一门科学的本来面目。
2、《周易》的用人思想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周易》的用人之道主要体现的是帝王大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智变权谋。做为一种治理天下的基本原则,它仅限于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并且与“天人感应”观念结构的纳入有关,用人思想也主要表现在政治斗争和政治论辩中,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上层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这就从性质上将它与现代经济管理、一般人事管理区分开来。
3、借助实例分析《周易》在用人思想的表达上所使用的其最常用的象数思维方式,它借助于具体可感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以及数量和层次关系,来阐明人事的原则规律。这种思维方式使《周易》的用人思想在表述时不再是抽象而空洞的理论,而显得非常生动鲜明,富有情趣。它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模式的基础。
第三章以《周易》的用人思想在儒家、道家、兵家中的应用为例,说明其在中国古代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周易》一向被儒家奉为治世经典,又由于儒家在中国古代的极为特殊的地位,所以《周易》的用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就特别深厚;历来被认为讲求超脱虚无的道家其实也是一门治世的学问,并且在用人策略上有很多与《周易》殊途同归之处;兵家的用人谋略源自《周易》的痕迹更为明显,同时注重活学活用,多有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