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先股是一种创新资本工具,是我国金融监管当局批准的首个可用于补充商业银行其他一级资本的新型融资渠道,其在改善资本结构、缓解二级市场融资困难等方面具有较多优势。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银行盈利能力受到限制,内部融资不足,同时日趋严格的监管条例也使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不断攀升,拉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意愿强烈,因此有必要研究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的效果,为其他银行提供更多参考。目前我国学者在优先股制度、法律等方面已有不少研究,但对商业银行实际案例的分析多集中于带头发行的农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少数几家,并且在现有的案例分析中,缺乏对优先股方案设计的整体分析,本文可在这两方面做进一步补充。本文选取已发行优先股的商业银行中规模最小的贵阳银行为例,充分分析它的发行动因、发行方案及发行影响,并运用对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事件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得出客观有效的结论。在动因分析部分,本文首先从资本充足率较低这一首要动因出发,接着根据优序融资理论,通过计算外部融资缺口等方式多层次分析其发行必要性。在方案分析部分,本文收集目前我国所有商业银行优先股的条款,并列举部分国外银行条款,对比得出贵阳银行在方案设计上的可改进之处。在影响分析部分,本文首先结合其他6家城商行的发行效果,对比分析贵阳银行体现的异同之处,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资产质量、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三大类指标下共7个小指标,实证分析贵阳银行的竞争力变化,最后,运用事件分析法排除二级市场其他干扰因素,分析优先股预案公布对贵阳银行普通股股价的影响。最终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贵阳银行由于公司规模扩张过快、内源融资不足以及资产负债率过高,有使用股权融资的必要性,并且其资本充足率长期下滑、资本结构失衡,发行优先股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是一举多得的解决方式。在方案设计上,贵阳银行选择采用浮动股息率以及包含未发放股息的赎回价格,考虑了投资者与发行人双方的利益,但在发行方式及转股价格上还有可优化之处,另外其优先股股息率的固定溢价在城商行中最高,也不利于减轻财务负担。从整体看,我国银行优先股条款相似程度较高,缺乏创新性,并且在细节条款的制定上还有待加强。在发行之后,贵阳银行的资本规模及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其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但不良贷款管理能力较弱,资产质量波动依然较大。贵阳银行还积极调整资产结构,使利息收入快速增长,但其负债端结构出现恶化,导致净利润提升不明显,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下滑,其整体竞争力变化不大。在二级市场上,优先股预案的公布比较符合投资者需求,在公告日附近贵阳银行股价出现较大超额收益率。最后本文还结合贵阳银行条款设计的优劣及发行影响,为我国潜在发行人及监管机构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