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平茬方式对宁夏荒漠草原人工柠条饲用特性及生境的影响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i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带状人工柠条林在我国北方地区逐年增多。合理平茬饲用对人工柠条林更新复壮、缓解畜牧业饲草不足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上种植面积较大的4m、6m和8m带距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中间锦鸡儿)林及林间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不同时期平茬和0cm、5 cm、10 cm及15 cm留茬高度对柠条营养养分和再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全平(QP)、隔一带平三带(G1P3)、隔一带平两带(G1P2)、隔一带平一带(G1P1)、隔两带平一带(G2P1)、隔三带平一带(G3P1)、未平茬(WP)七种间距(密度)柠条平茬、以及4m、6m和8m三种种植行距(密度)柠条平茬后林间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小气候和土壤风蚀特征等变化。提出了宁夏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适宜的收获时期、留茬高度、平茬隔带间距以及适宜平茬饲用的拧条种植间距。主要结论如下:(1)整个生育期内,柠条蛋白质、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质量分数呈现波动变化,其中粗蛋白质量分数变幅为11.19%~15.38%,以6月最高。(2)留茬高度对柠条当年再生速度、分枝数、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留茬0cm植株地径的日增量和冠幅最高,留茬15cm最低;返青率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3)5、6月平茬的柠条其再生速度、冠幅增量、地径增量和萌枝长增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平茬,返青率以5~7月平茬柠条较高。(4)QP处理的植物物种数最多,G1P1的多年生植物重要值比例最大,G2P1的一年生重要值比例最大;G2P1林间植物盖度、生物量、优势度最高,但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最小,而QP处理下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最大。(5)G3P1处理下0-40cm 土壤粉粒含量最高,QP处理的土壤容重最大,WP最小;0-180cm 土壤含水量以G2P1为最大(P<0.05);各处理下0-40cm 土壤主要养分变化各异,整体看以G2P1的养分含量较高(P<0.05)。(6)林间气温表现为随平茬密度降低而增加,风速变化相反(P<0.05)。WP和G3P1处理出现风积,其他处理为吹蚀,吹蚀量以G1P1和G2P1较低(P<0.05)。(7)8m带间距的林间多年生草本数、重要值比例高,植被盖度和密度呈现8m带处理较高,6m带间距的较低(P<0.05)。林间植被生物量和多样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8)8m带距的林间0-40cm 土壤粉粒、全氮、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速效氮含量高于4m、6m处理(P<0.05),但0-180cm 土壤水分含量以6m带间距最高(P<0.05)。(9)8m带距的林间气温、风速高于4m和6m处理(P<0.05),吹蚀量表现为6m>4m>8m(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综上,从饲用营养成分和和柠条再生考虑,宁夏荒漠草原柠条最佳平茬时期为6月,平茬高度为齐地平茬;平茬时可采用隔两行平茬一行的平茬方式;三种种植带距中最适宜平茬饲用的种植间距是8m带距。
其他文献
马芬蛋糕预拌粉是指按配方将烘焙所用的部分原辅料预先混合好的复配半成品。它简化了马芬蛋糕的制作,使制品品质稳定,使用方便。本文通过实验对马芬蛋糕的基本配方及其添加剂
膳食纤维是对人类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多糖,本文主要阐述了膳食纤维的种类、食物来源、特性及生理功能,并对膳食纤维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葫芦岛市前所果树农场为更新老苹果园,于1994年先后引进早红珠、早红霞、丹墨、晴朗等10余个油桃品种进行试栽。经观察综合比较后,确定晚熟优良品种晴朗为主栽品种,该品种树势强
在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过程中,受工作现场外部电磁的干扰,高压开关柜的局部放电检测精度受到影响。基于开关柜局部放电抗干扰系统开发研究,分析了高压开关柜4种局部放电缺
辽宁省建昌县大部处于丘陵山区,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旱夏热,年降水量在550~600mm,干旱和无灌溉条件制约苹果产量、质量、经济效益的提升。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我们于20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对照组13例,分别给予米非司酮12.5 mg/d和25 mg/d,口服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