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乡镇医院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农村老年人最为基础、最常去的基层医疗机构。它的医疗服务能力关乎患者的就医质量,从而影响患者的就医行为。同时,乡镇医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枢纽,是否具备吸引患者主动就诊的能力成为分级诊疗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的大背景下,探讨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对农村老年人就医机构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医院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农村老年人最为基础、最常去的基层医疗机构。它的医疗服务能力关乎患者的就医质量,从而影响患者的就医行为。同时,乡镇医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枢纽,是否具备吸引患者主动就诊的能力成为分级诊疗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的大背景下,探讨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对农村老年人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和有序引导农村老年人的就医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使用“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与期望”问卷获取研究数据,该数据覆盖范围广至全国12个省的36个县,保证了分析的可靠性。首先,对乡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现状和农村老年人的就医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其次,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模型结合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分析框架,以乡镇医院在设备、药品、医生技术和医生服务态度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测量其医疗服务能力的指标,设置为自变量,以农村老年人是否选择乡镇医院、选择的就医类别为因变量,并纳入倾向因素、使能因素和需求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根据因变量的类型分别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多元无序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乡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对农村老年人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村老年人患病后大部分的就医决策是选择前往县级医院,占比达54%。第二,乡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对农村老年人就医机构的选择有影响,具体表现为:(1)面对乡镇医院的药品短缺问题,农村老年患者选择乡镇医院的几率比降低45.6%。在就医机构类型的选择上,选择县级医院和市级医院的概率分别是乡镇医院的1.72倍和2.78倍,且在统计意义上显著。(2)面对医生技术差问题,农村老年患者选择乡镇医院的几率比降低39.8%。在具体就医机构的选择上,仅在乡镇医院和市级医院的选择上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选择市级医院的概率是乡镇医院的2.51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放宽对乡镇医院的用药限制,建立基本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用药需求,畅通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药品目录之间、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用药的有效衔接。第二,建立基层人才培养与吸纳机制。通过提高待遇确保人才“引进来”,通过强化培训教育确保人才“用得上”,通过完善职业发展体系确保人才“留得住”。第三,合理界定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推动分级诊疗。后疫情时期,乡镇医院转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同农村老年人的联系,增强患者就医粘性。县级医院重点畅通向下转诊渠道,规范下转规则和程序,助力分级诊疗实施。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公众环境保护热情高涨,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强调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及必要性,互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公众话语权的增强,大家对环境保护给予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各地方政府也通过开通门户网站、搭建互动平台等方式来丰富互动渠道。这为增进公众与政府的关系提供强大动力,也对政府回应能力的提升给予更高的期盼。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的良性互动是实现社会多元治理的重要保障,是优化政府服务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和谐民主社
政策试点是促进地方政府创新、提高政策适应性和降低改革成本的有效手段,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公共治理实践中。目前,关于试点的研究立足试点本身,重点分析其执行程序、扩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对试点的政策属性以及试点执行与扩散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充分。与一般政策执行过程相似,政策试点的执行也包含顶层设计、分层对接、官员行为的环节。因此,研究政策试点执行需要回归政策执行,通过观察政策试点执行过程来分析实现试点改革绩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信访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对新时代基层信访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程再造是当今基层信访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承接“枫桥经验”对基层信访治理进行再造,是协助政府提升信访治理效能、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剂。笔者借助流程再造理论和无缝隙政府理论,构建了“组织再造-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创新农村垃圾分类模式、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对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政策企业家,他们在政策创新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系统研究政策企业家对政策创新的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案例分析与线上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政策企业家推动S镇“垃圾银行”政策创新情况进行资料收集。依据已有的政策企业家理论与政策创新理论,构建了政策企业家推动
慢性病患病人群不断扩大,慢性病的种类也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增加,健康老龄化值得我们重视,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部分。对于需要长时间服药和定期治疗的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而言,新农合较低的保障水平削弱了保险风险共担的功能。城乡医保整合政策实施后,城乡居民待遇水平得到统一,对农村居民而言待遇水平显著提高。一方面纳入医保报销的慢性病病种增加,建立了门诊统筹,各病种支付限额有所提高,药品目录也得以扩大,患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完成,我国进入相对贫困与多维贫困的后脱贫时代,如何识别并测量新时代下我国相对贫困的状态,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长效的扶贫机制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由于就业的特殊性,就业问题与我国城乡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的实现息息相关。习近平在我国的精准扶贫目标全面达成之后,提出了就业与扶贫在后脱贫时代的新关系,即“后续帮扶最关键的是就业”。同时,乡村振兴和稳固脱贫成果应该被合理衔接的
慈善事业作为进行社会物质财富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是一种扶弱济贫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价值。近年来,随着新技术不断赋能慈善事业发展及公民慈善意识的唤醒,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的慈善活动不断增长、慈善形式不断丰富。而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更需要进一步讨论我国慈善事业的本质:参与互联网平台公益资源配置的主体有哪些?平台能否提升公益资源配置效率?互联网平台
目前我国部分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已出现当期支付缺口,随着老龄化的加深,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必须辅以适当的能够提高基金偿付能力的政策。本文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以上海市职工医保为例,在设置先延迟女性、再延迟男性(即“女先男后”)和同时延迟男女退休年龄(即“男女同步”)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引入四种不同的延迟退休年龄速度,即每年延迟2个月、3个
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一文被发布,该文件提出:我国应将门诊医疗服务费用纳入职工医保社会统筹医疗基金的支付范围,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以缓解参保人员门诊看病的经济压力。在此之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致力于推进职工医保个人医疗账户的改革工作,并采取了若干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措施是建立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制度。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和
健康是人们全面发展、幸福生活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全国人民对身体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在日益增加。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健康意识,从而促进塑造健康行为,提高个人健康状况,从疾病预防层面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着重解决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国家理应提供公平性、可及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健康服务。当前,许多外国研究者已经对健康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开展了大量多角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