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白头翁属两种中药材化学成分的分析报告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白头翁属两种中药材-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cernua(Thunb.)Bercht.et Opiz)和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Fisch.)Spreng)根的化学成分,重点分离两种白头翁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并对兴安白头翁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含量分析研究。方法:利用各种现代分离技术,包括大孔树脂、正相硅胶、ODS、HPLC等色谱技术,从中药朝鲜白头翁和兴安白头翁中分离出三萜皂苷等成分,并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学技术(1H NMR,13C NMR,HMBC,HMQC等)鉴定三萜皂苷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应用HPLC-ELSD对兴安白头翁总皂苷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含量分析研究。结果:从两种白头翁中共分离出21个化合物,其中从兴安白头翁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结构为: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D1),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糖酯苷(D2),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糖酯苷(D3),常春藤皂苷G(D4),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D5),Pulsatiloside A(D6),β-谷甾醇(D7),胡萝卜苷(D8)。从朝鲜白头翁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结构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C1),刺五加苷M(C2),白头翁皂苷D(C3),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C4),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C5),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C6),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C7),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C8),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C 9),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C10),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C1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C12),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C13)。建立了兴安白头翁提取物中的四种主要的三萜皂苷(D5、D3、D4、D2)的H PLC-ELSD含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四种皂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2-1.92 μg,0.47-7.52μg,0.26-4.16 μg,0.49-7.84μg;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实验过程中样品稳定性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8.87%,100.20%,95.44%,97.46%。测得兴安白头翁提取物中四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7.67%~9.48%,22.94%~27.06%,18.68%~21.18%,22.83%~26.30%,四个三萜皂苷的总含量为73.28%~83.37%。结论:化合物C1和C9为新化合物。首次建立了兴安白头翁总皂苷中的四种三萜皂苷的HPLC-ELSD含量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包含p53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重组质粒,观察肝癌细胞株HepG2中p53过表达与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HepG2细胞在生长环境压力下p53蛋白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真核
本课题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功率微波微等离子体的研究”(批准号:61072007)部分资助。随着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技术的日益发展,微波、微电子和等离子
我国暴雨灾害频繁,通过研究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可以揭示暴雨的演变过程,并了解其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成为气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行星边界层过程是关键的问题,边界层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变化学科中最复杂、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子决定着地表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被类型决定着陆地生态系统,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Hideki Yukawa)提出π介子理论来解释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后来许多新粒子的不断发现,人们对介子的研究逐步展开。目前物理学家们对
环境工频磁场的非热生物效应,是当今生物电磁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目前也累积了诸多数据。前期,我们以人羊膜上皮细胞FL细胞、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为研究对象,发现0.4mT50
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中重要的物理资源,对它的研究是量子信息的核心任务之一。根据量子系统本征态分布特征,量子通信包括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量子通信,二者各有优缺点。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所有企业的发展均面临着巨大挑战。虽然期货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规避期货套期保值
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领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量子信息的基本资源,因此对量子纠缠特性和应用的研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固体系统的易集成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
“孤子”的英文名是soliton,它有着粒子和波二象特性,因为其在传输过程中能稳定保持其形态的特殊性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孤子传输符合现代通信对高容量、低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