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传播与修辞参与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ja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传播作为贯穿政策运行始终的重要构件,因其能够有效促进公众对政策的理解与接受,培养公众对政策的信任与支持,被视为落实相关政策软环境的重要环节。其中主流媒体对政策议题的新闻报道尤为重要。政策报道作为政策信息产出、传递和散播的主要渠道,不仅是普通公众获取政策信息的主要源头、政府重要决策的参考,更成为统治阶级借以实现政策目标,说服公众接受政策信息内容,实现公众政策理解与合作的潜在依据。本文将这种通过主流媒体进行的政策报道视为是一种带有某种意图的说服性传播活动,认为其具有天然的修辞属性,政策传播的理解与合作更离不开主流媒体话语生产的修辞实践。作为一种“接受框架”或“语药体”,修辞不仅使传播效率最大化,也积极建构与维护议题话语秩序。本文进而运用西方新修辞学相关理论对《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河北日报》和新华网四家主流媒体“雄安”报道进行分析,研究主流媒体为避免政策目标消解所进行的修辞努力。研究发现,公众主观认知的“雄安”现实世界与修辞主体倡导“雄安”应有的价值世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这是媒体修辞的动机所在。为实现雄安新区的认知同一,媒体通过修辞发明,对该议题有关的话语材料进行主动选择和有序组织以构造信源、形成主题,“雄安”概念的出场更隐含了一套新区创设的话语逻辑,与想象中的“未来雄安”一起完成对该议题话语秩序的建构。同时,媒体还积极体察由“雄安”议题所触发的修辞情景,调用受众、修辞主体及报道时机等修辞资源,并将“炒房”“炒股”“迁都”等对主流话语形成威胁的非官方话语置于“风险—威胁—监管”的认知框架下,以改善修辞情景中的“缺失”,实现对“雄安”议题话语秩序的维护。由此推断,主流媒体通过政策报道进行的政策传播,其说服性意图的实现并非利用媒体话语生产的修辞实践去制造“真实的幻象”,而是依靠新闻修辞提供观察社会、理解社会的视点。即通过新闻话语中某些修辞策略的运用,为某个语境提供思想、行为、情感和态度的词汇表,含蓄地推销传播主体所要表达的信念和观点,潜移默化地塑造受众有关政策议题的知觉模式和思维倾向,进而使受众接受由新闻文本所赋予的判断命题。可以说主流媒体政策传播的修辞实践是通过影响受众的认知来唤醒听众或读者情感,形成态度或改变态度,进而诱发行动。
其他文献
面对当今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职业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担负起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因此,提高高职学生对世情、国情、区
运动性疲劳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课题,运动疲劳是由于运动而使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对有关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对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疲劳的产生机制与学说、疲劳的测
以含锡有机锂(SnLi)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结构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对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和丁二烯(Bd)进行阴离子聚合,合成了锡官能化St-Ip-Bd三元共聚物(SIBR),研究了不同THF/
研究由一个受限额与交易政策约束的制造商和一个面临同质战略顾客的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决策与协调问题.分别研究得到了限额与交易政策下一体化(包括理性预期均衡和数量承
组蛋白H3与H2A、H2B、H4共同形成真核生物染色质核小体的八聚体核心。本文通过RACE的方法从休眠期的油桃花芽中克隆到一个编码组蛋白H3变体的基因,命名为PpH3.3。序列分析结
为了探讨长沙市郊4种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笔者选取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标,对该地区的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分灌木层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
中医脉诊往往被误解,人们认为只凭摸脉就能诊断疾病。从脉诊的部位的发展演变和历代不同医家对寸关尺与内脏的对应关系的不同看法分析,这种观点是错误和不利于中医发展的。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了突出位置.报告不仅论述了弘扬和培育
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日前联合主办纪念抗击SARS10周年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研讨会。相
报纸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设计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的阶段,为提升大学生工业设计的创新能力,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研究。结合当下我国工业设计发展需求,探索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