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点和有效途径。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发展差异,实质上是县域内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重要表现,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实地考察发现,尽管硬件设施的配备已基本达到了统一标准,但折多山东西义务教育在学校规模、师资力量和学生学业成就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差异。学校规模东大西小、师资力量东强西弱、学生学业成就对比悬殊的现状,说明了折多山东西义务教育发展的极不均衡。导致折多山东西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有折多山东西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人口素质以及教育政策,其中,折多山东西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是最根本的原因。生产生活方式对折多山东西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个体对学校教育需求这一载体发挥作用的。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下,个体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学校教育需求,需求作为人的行为选择的原动力,会进一步影响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下的个体对教育的选择,进而影响学校教育的发展。折东片区为蔵、汉、回等多民族聚居区,以农业为主,以工业、服务业等商业贸易为辅,产业结构复杂多样,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此种生产生活方式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致使当地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具有相对较高的需求。另外,随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渐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教育对改变个人命运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实际作用,因此,折东片区的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从而对该片区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折西片区为藏族聚居区,以牧业为主,以农业为辅,无大型的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科技含量低、劳动力需求量大等特点,导致当地农牧区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低需求。而教育内容和政策的“城市偏向”,使学校教育脱离了折西片区的生产生活,又为该片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鉴于此,当前康定县“办一样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理念和思路亟待调整。要有效推进康定县域内义务教育真正的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在保障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折多山东西的地域、文化、社会发展等特点,以“差异化发展”促进康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使折东与折西片区的义务教育得到个性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具体的做法主要有:灵活配置教师资源以满足折多山东西不同的师资需求、落实三级课程适应农牧区的发展需要、根据地域及学校自身特点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以及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