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目视觉惯性定位鲁棒性高精度前端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inxia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位无疑是自动驾驶、移动机器人、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等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小尺度、低成本和易操作的单目视觉里程计是广泛采用的定位方法,而单纯的单目视觉无法获得系统尺度,同时在载体高动态情况下鲁棒性较低,而惯性数据可恢复系统尺度,同时克服动态性问题,因此,单目视觉惯性里程计是目前相关领域内研究的热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论文围绕单目视觉惯性里程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单目视觉惯性联合初始化方法、相机与IMU(惯性测量单元)之间的高精度外参在线自标定方法以及融合IMU数据的辅助跟踪模型三个方面,通过对相关方法与模型的改进与创新,以提升单目视觉惯性里程计的鲁棒性、实时性以及定位精度,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提出了单目视觉惯性松耦合的快速联合初始化方法。为快速恢复出单目视觉惯性系统的尺度、重力加速度和加速度计偏置,考虑到重力加速度与加速度计偏置的量级相差较大,导致整个求解矩阵存在病态性,降低系统收敛性,因此在重力加速度收敛收后,直接固定重力加速度,同时降低尺度的矩阵因子,提升系统收敛速度,从而在5s内快速恢复出高精度且稳定的尺度与加速度计偏置,提升系统实时性。(2)探讨了单目视觉惯性紧耦合的高精度外参在线自标定算法。相机和IMU高精度外参在线自标定方法主要分三个步骤完成,分别是旋转外参粗标定、平移外参粗标定以及外参优化模型。对于旋转外参粗标定,可构建视觉和IMU相对旋转的最小二乘模型,获得低精度和稳定性较差的初始旋转外参。对于平移外参粗标定,将平移外参作为待估计量加入到单目视觉惯性联合初始化模型中,作为系统初始待估计状态量。最后为提高外参标定的精度与稳定性,将外参加入到状态估计向量中,构建单目视觉惯性紧耦合优化模型,公开数据集实验表明,最终标定的旋转外参各方向误差稳定在0.012rad以内,平移外参各方向误差稳定在0.017m以内。(3)构建融合IMU数据的辅助跟踪模型。跟踪模型包含误匹配剔除和位姿跟踪,对于误匹配剔除算法,首先由IMU旋转预积分推导帧间的像素点运动关系,然后加入平面特征匀速模型以增加误匹配剔除的约束项,最后引入RANSAC方法。相比于单独的RANSAC误匹配剔除方法,实验表明,本文中提出的方法在精度和耗时等性能上存在明显优势,可将单独的RANSAC算法时间缩短至一半,同时平均每次多剔除0.5个误匹配点。对于IMU辅助位姿跟踪模型,为提高载体剧烈运动情况下的位姿跟踪鲁棒性与定位精度,提出将IMU先验数据融入到初始位姿中,提高初始位姿的精度,从而有效提高跟踪鲁棒性和定位精度。
其他文献
情感的准确表达需要借助多种模态,情感识别是一项复杂的分类任务。社交媒介上的舆情数据大都为非结构化数据,具有结构不一、维度高、冗余信息量大等特点。在单个模态特征提取
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育人模式也随之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在高等院校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任务,应用型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体现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两大特征,这就要求应用型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应用型工科院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策略研究。(1)本论文从应用型工科院校的视角,结合创新创业相
作为20世纪新发展起来的水下隧道形式,沉管隧道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隧道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来,沉管隧道发展迅猛,全球范围的沉管隧道数目在逐年增加,且规模越来越大。但是,
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闭环巨磁阻式电流传感器。通过CAN总线接口传输被测电流的信号参数,实现了对电流信号的非接触式实时测量,隔离传输。相较于传统的电流传感器,
对工程施工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定义,并用打分法对其进行识别,以确定工程建设监理方法.
企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文章阐述了企业集群对竞争力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了南通发展企业集群的基础和基本思
随着人们对高跨度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探索,具有更好承载能力的钢结构建筑应用越发广泛。其中蜂窝钢梁由于自身的优越性能及其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逐渐成为其中的主要构件,研究人
水下目标分类识别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军事国防和海上搜救与打捞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并且一直都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题。本文针对使用光学方法监测海产养殖过程的不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