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偏头痛患者诊治情况及诱发因素分析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igh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偏头痛患者正确诊断、规范治疗、预防以及经济花费情况,偏头痛的诱发因素以及共病情况,为中、高海拔地区偏头痛患者的规范化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头痛问卷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以头痛为主诉患者,依据国际头痛诊疗标准ICHD-II,入组世居中、高海拔偏头痛患者320例,根据海拔分为中海拔组220例和高海拔组100例,调查有关诊断、治疗、预防、诱发因素及共病情况等临床资料,并进行中、高海拔间比较,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20例偏头痛患者中女性为224例,占70.0%,年龄集中在30~49岁。文化程度以小学最多,占33.4%,职业以农牧民最多,占34.7%,有偏头痛家族史比例达到32.2%。两组资料比较显示,高海拔患者既往就诊率,既往诊断为偏头痛比例较中海拔组低,中海拔患者反复头颅影像检查比例及就诊花费高于高海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偏头痛患者诱发因素中睡眠障碍最多,占81.3%,其次为阳光45.3%,情绪变化占43.1%等。不同性别诱发因素比较提示,女性更易受睡眠障碍、阳光、情绪变化影响,而男性更易受酒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海拔地区比较,高海拔地区患者更易受阳光、天气变化、高海拔环境、睡眠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偏头痛患者合并睡眠障碍为81.3%,合并抑郁状态的为55.6%,高海拔组合并睡眠障碍、抑郁状态比例高于中海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偏头痛多见于中年女性和农牧民,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家族史比例高。高海拔地区偏头痛患者就诊率及正确诊断率低,而中海拔地区患者反复检查比率及医疗花费高。偏头痛发作与睡眠障碍、阳光照射、情绪变化等有关,女性易受睡眠、阳光、情绪影响诱发,男性易受酒精诱发,高海拔地区患者易受海拔环境、睡眠障碍诱发。睡眠障碍、抑郁是偏头痛常见共患疾病。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施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控制的阐述,探讨企业如何提高赢利水平.
该文针对具有三角波调制规律和正弦波调制规律的差拍计数式雷达高度表以及具有锯齿波调制规律的恒定差拍频谱前沿跟踪雷达高度表,对发射信号的频谱及接收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
我国六大通用品种水泥新标准即将实施,其强度检验方法采用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代替原GB177-85(下称GB法).由于二者在灰砂比、水灰比、标准砂、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