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的特点及与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
测定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及4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并对其进行比较,其中病例组按病程分为病程<5年(A组)、5年≤病程<10年(B组)、病程≥10年(C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的血生化指标、肌电图等临床资料与BAEP改变的相关性,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①B、C组的Ⅰ、Ⅲ波的PL,Ⅰ-Ⅲ波的IPL,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C组的Ⅰ、Ⅲ波的PL,Ⅰ-Ⅲ波的IPL较A组明显延长(P<0.05),左右耳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A组BAEP异常12例(26.67%),B组BAEP异常16例(35.56%),C组的BAEP异常28例(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组(病变神经数>4条)的Ⅰ波的PL、Ⅰ-Ⅴ波的IPL较周围神经病变较轻组(病变神经数≤4条)明显延长(P<0.05)。④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病程与BAEP的Ⅰ、Ⅲ波的PL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
结论:
BAEP是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听觉功能损害的有效方法,病程与糖化血红蛋白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BAEP异常的危险因素,早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积极地进行听力学检测,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