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大果型番茄‘DF09’为试材,采用本课题组研制的营养基质,进行了番茄基质袋培基肥营养研究、基于不同生育阶段需肥量的番茄基质袋培全价肥料施肥方案及氮钾肥料施肥方案研究,通过分析番茄基质袋培基肥养分特点、不同施肥方案对袋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及其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明确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培的最佳施肥方案,为番茄营养基质袋培技术的标准化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培基肥营养研究在不补肥情况下,基质袋培番茄秧苗定植50d,番茄植株开始出现轻微缺素症状,65d时,植株缺素症状严重,表现为植株瘦弱,叶色发淡,茎杆变细;同时,在秧苗65d的生长期内,基质中EC、全N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定植20d时,基质中EC和全N含量均达最大值,50d后,下降趋势变缓,65d时基质中EC较20d时下降了35.8%,全N含量下降了12.1%;另一方面,基质中碱解氮和速效K在秧苗定植后一直呈下降趋势,50d时下降趋势变缓,65d时,基质中碱解氮和速效K的含量分别较定植初期下降了26.4%和51.8%;此外,基质中全K含量在定植后50d内下降幅度较小,到50d后,基质中全K含量迅速下降,较定植初期下降了19.4%;另外,基质中全P、速效P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因此,建议该配方基质袋培番茄的补肥时间为定植后45d,基质中EC低于1.66mS/cm,开始补肥。2.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培全价肥料施肥方案研究通过四个全价肥料施肥水平(CK(日常管理经验施肥量)、Fl(标准施肥量)、F2(低于标准20%施肥量)和F3(高于标准20%施肥量))对袋培番茄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低肥处理(F2)植株长势较好,F1、F3生长较缓慢;处理(F2)番茄果实产量最高,较CK、F3、F1分别提高了20.5%、36.3%、19.8%;CK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均最高,F1的糖酸比最大;CK的VC含量最高;F2处理番茄植株的N、K利用率均最高,其中N的利用率较CK、F1、F3分别提高53.4%、1.7%、10.1%,K的利用率分别提高26.6%、8.2%、26.6%,各处理P的利用效率均很低,大约为1%~2%;各处理N、P、K的施用量与番茄产量的主成分回归分析表明,施N量对袋培番茄产量的影响最大,施K量次之,施P量没有影响。综上,确定低肥处理(F2)为番茄基质袋培最佳全价肥料施肥方案。但在该施肥方案中,P的利用率很低、且P的施用量与番茄果实产量相关性不显著,推断袋培基质中P的营养可能已经满足番茄植株生长所需,不需要额外补充。3.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培氮钾肥料施肥方案研究以全价肥料施肥方案中低肥处理(F2)为CK,通过三个氮钾肥料施肥水平(低于标准20%施肥量(L(N+K)),标准施肥量(M(N+K))、和高于标准20%施肥量(H(N+K)))对袋培番茄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M(N+K)处理植株长势最好,果实产量最高,达3283g/株,较L(N+K)和H(N+K)处理分别提高48.8%、19.6%、33.3%;L(N+K)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M(N+K)处理的有机酸含量和Vc含量均为最高值,较CK提高45.5%和11.7%;处理间N、K的养分利用率的变化趋势相同,M(N+K)处理N的养分利用率较L(N+K)、CK和H(N+K)分别提高4.1%、38.4%和81.6%。M(N+K)处理的K的养分利用率较L(N+K)、CK和H(N+K)分别提高14.9%、36.1%、78.1%。说明,标准氮钾肥料的施肥水平是适宜番茄基质袋培的最佳方案。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番茄基质袋培,其适宜的补肥时间为定植后45d,基质EC下降到1.66mS/cm时,应开始补肥。氮钾肥料的标准施肥量(M+K))为最佳施肥方案,即苗期:尿素1.0g.株-1·7d-1硫酸钾1.0g·株-1.7d-1,开花坐果期:尿素1.2g.株-1·7d-1硫酸钾1.5g.株-1.7d-1,盛果期:尿素1.5g·株-1.5d-1硫酸钾1.8g.株-1.5d-1。